美文网首页
行为及影响力

行为及影响力

作者: 粉粉粉粉梨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23:43 被阅读0次

“一哄而上”现象折射出的道德问题与引导方向

——行为及影响力

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带动集体行为的改变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或许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光凭个人的影响力无法引导整体的行为,如同蚍蜉撼树,不过尔尔。但事实上生活中“一哄而上”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具有普遍而强烈的影响力。

最近参加的一场校外志愿者活动,我在其中负责维护跑步出发点的秩序,和另一位志愿者在人流中用安全线分批次拦截与放行。遵守秩序者虽是大多,但几分钟后多有不耐。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并不愿意等待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非要试图冲破安全线,争取更前一批次的起跑——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翻越、绕行。更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些突破安全线的人都不是零星散客,而是一股股追随着人群中的“出头鸟”,一拥而上。

简单的一条安全线,并非只是个普通的工具。很多时候几分钟的耐心的背后代表的是更深层次的安全考虑。泡泡跑的起点处喷洒了大量泡泡,地面难免湿滑,拼命往前拥挤的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都希望能早些开始,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安全线更是一条道德的准绳。

退后一步,便是离道德红线更远一步,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而前进一步的逾矩,便是没有守住内心的道德红线,私欲战胜了自律。一群人的追随,是私欲的决堤,泛滥的洪水冲垮了规则的大坝。当所有人面对着规则犹豫时,欲望在蠢蠢欲动。当出头人打破秩序,追随者们以“随大流”的心态安慰自己的放纵,“反正大家都一样”,麻木而可笑的心理却最简单地感染了大部分意志不坚定者,触犯规则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

然而,这样的行为合理吗?

显而易见的,自我安慰的心态使得“一拥而上”的逾矩病毒式传播,对规则的麻木体现了社会公德的缺失。人的道德基本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对自身,更应体现在对他人。无论是安全线,还是斑马线;无论是楼梯上的踩踏,还是“中国式过马路”,与其批判国人的秩序意识差、忽视安全问题,不如说是公德建设尚未达到高水平。不能因为某种行为大家都在做,便把它称之为理所当然或是绝对正确,如果所有人都在做错误的事情,盲从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自我利益的追逐可以是“致善”也可以是“致恶”,这看似是个小群体的行为,可个例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若不良风气蔓延至全社会,则为时已晚。

这之中体现出的道德体系建设漏洞,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善,才能带来整个社会的上升式的风气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充足的信心。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必然会与道德建设之间产生一定的脱节,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道德建设必然随着经济的上升趋势而变化。我们必须坚定:社会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昂扬的精神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善恶在道德范畴内的重要地位。善恶是判断人道德行为的道德标准与衡量人行为品质的道德价值,善恶并不是以“多少人在做这件事情”来定义,而是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社会核心价值。我们并不是一味追随“群体意志”,而是遵循严谨的规则。只有对于善恶有个明确的概念,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大流”中坚定意志,坚守本心。

再者,辅之适当方法提高善恶判断与善恶选择的能力也很重要。这是明确了善恶地位后的更深层次建设。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心中有一把量尺,便知如何进退。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社会风气好了,小股的不良道德秩序必然得到遏制。完善社会奖惩体系。“枪打出头鸟”,对率先起“示范”作用的违规者,必须加强惩戒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而对于好风气的引领带头模范,适当的奖励必不可少,不仅能“不让英雄落泪”,更能鼓励更多的人向善向好,约束自我。

最后,要将道德建设落实到各个方面。光是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显得有些空洞,许多人或许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并没有深刻理解道德约束,这样的方法自是收效甚微。最基础的从家庭教育抓起。鼓励和引导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进行规则与秩序的教育,形成初步的概念。孩子再大些进入学校,学校必须起到知识灌输和实践引导的作用。抛弃“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通过经常性布置实践作业,使孩子们对规则意识的理解践行到生活中。进入社会后,每个人不仅要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也要敢于制止身边的“出头鸟”们,为不良风气的遏制尽自己的一份力。

旅游景区争相追随的刻字行为,汽车道路旁散落的垃圾,高楼时不时抛下的物品……生活中总有些最微小不过的不道德行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遇到这些不应该抱有“各扫门前雪”的逃避心态,也不应该只是在心里发出谴责,面上却默然不语,更不应该抱有“反正大家都做了我做了也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态。道德的建设不仅需要硬的规范,也需要每个人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道德大厦难道不正是在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构筑的吗?

相关文章

  • 行为及影响力

    “一哄而上”现象折射出的道德问题与引导方向 ——行为及影响力 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带动集体行为的改变吗? 我的答案是肯...

  • 《影响力大师》读书笔记

    《影响力》大师读书笔记 【脉络】:作者在剖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力三个要素,关注和衡量、发现关键行为及六...

  • 生活简单些,但不能过于简单

    读《影响力》一书小结 影响力是指固定行为模式。影响力的武器是通过触发固定行为模式,使人不知不觉的顺从。 1、互惠,...

  • 《影响力》读书笔记整理

    《影响力》读书笔记整理 第一章:影响力的武器 ️重点:1、固定行为模式 2、知觉对比原则 1、固定行为...

  • 读《领导力》有感

    领导力的本质是对人的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引导或改变人的行为的力量。要引导或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能...

  • 《关键影响力》

    如何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如何带动团队?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 对少数关键的行为产生影响力,达成积极和帮助他人完成目标达...

  • 《影响力》读书笔记

    《影响力》读书笔记 罗伯特·西奥迪尼 一、 影响力的武器 固定行为模式:每一次,构成模式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按相同的...

  • 《影响力》读书笔记

    《影响力》精读 -熊猫书院 目录 Day 1 №1 导读 №2 影响力的武器1-固定的行为模式 №3 影响力的武器...

  • 西奥迪尼《先发影响力》以及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 | 听书笔记

    畅销书《影响力》作者西奥迪尼最近初版新书《发现影响力》,讲如何影响他人行为。营销就是要想办法营销客户的行为。先发影...

  • #短毛猫书房#《理解媒介》012 服装是肌肤的延伸

    人类真正的需求就两个:活下去,繁殖。其它所谓的需求,都是社会情境下冲动的产物。《影响力》及众多行为科学方面的书,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及影响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cw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