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外貌、成绩、处事能力等感到不满。其实,身材不够完美,可能很健康;成绩不够理想,可能韧性十足;处事能力有点弱,可能真诚善良……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与自己握手言欢,就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请以"与自己握手言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江星烨:与自己握手言欢
那把木吉他静静靠在墙角,琴箱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我走过去,轻轻拂去尘埃,指尖触到琴弦的瞬间,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仿佛被拨动了。曾经,我差一点因为它,而彻底否定自己。
从小,父母便不遗余力地培养我的各种爱好,希望我全面发展。我学过画画,练过书法,也上过奥数班,可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只有吉他。教吉他的老师是父亲的朋友,温和而有耐心。我在他那里,不仅学会了和弦与节奏,更找到了一种表达内心的方式。学琴一年后,老师建议我参加“考级”,直接从六级开始挑战。
那本是一次机会,却成了我心结的开始。
考级那天,因为特殊情况,考官无法到场,只能通过录制视频完成。原本以为面对熟悉的镜头不会紧张,可当老师的手机对准我时,我忽然觉得那镜头像黑洞洞的枪口,冰冷而陌生。平时弹得烂熟的曲子,在那一刻变得支离破碎;歌词卡在喉咙里,一个音也发不出来。我僵在那里,第一次,败下阵来。
我不甘心。练了又练,反复录制,可每一次都在同一段旋律上失误。紧张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我牢牢困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我的心却越跳越快。老师轻声问:“明明是我们熟悉的环境,怎么还这么紧张?”我答不上来,只觉得汗珠从额角滑落,打在琴弦上,像心里无声的泪。
那一次考级,最终勉强通过,可我心里没有一丝喜悦。我背着琴包走回家,满脑子都是对自己的失望:“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从容?为什么紧张总能轻易打败我?”我甚至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根本不配弹吉他。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故意远离那把吉他。我觉得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怯懦与不完美。
直到某个周末的黄昏,我无意间听到一段吉他曲,是一个街头艺人弹的。他并不熟练,甚至有些节奏是错的,可他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那一刻,我突然被触动了:音乐,本应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什么时候成了我必须“完美”才能登台的表演?
我重新抱起吉他,不再为考级,不再为别人的期待,只为自己而弹。我允许自己偶尔按错和弦,允许唱到高音时微微颤抖,我甚至开始尝试写自己的歌,记录那些说不出口的心事。
我终于明白,那个在镜头前紧张失措的我,并不是“不够好”的我,而是真实的我——会害怕,会失误,却依然愿意一次又一次尝试。我不再与自己为敌,而是学会了与不完美的自己握手言欢。
原来,成长不是变得无懈可击,而是学会接纳自己的所有模样。就像这把吉他,不必每一根弦都绷得那么紧,松一些,反而能弹出更温柔的音色。而生命中最动人的旋律,往往来自我们与自己的和解。
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