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日记-Day16:2021.01.27 周三

阅读时间:
5:47-07:49 检视阅读:06+07章-7章没看懂 2小时04分钟
07:51-08:56 详细阅读:第七章 1小时05分钟
10:21-11:46 详细阅读:第七章 1小时25分钟
13:15-14:30 框架梳理:第七章 1小时15分钟
阅读内容:《人生十二法则》06+07章
具体页码:P143-181
阅读成果:第六章检视框架+第七章精读框架
今天起来晚了一点,用差不多20分完成了第六章检视阅读。为了赶在分享之前看完第七章,第六章看完一遍之后没有总结。
第七章阅读之前快速看了第一部分,找到核心问题,先把自己的思路写了一下。然后看第一遍,写下每一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记录了大框架。
第二遍阅读打算快速浏览每一段找处关键词,但读了一个小节之后发现总是不知不觉就进入细节,开始逐字逐句地读。于是强行加快速度去看,结果发现这样根本找不到关键词,一段话里面好像说了很多内容,没办法用一个词去概括。
坚持了一会儿觉得特别郁闷,决定放弃挣扎,直接听老大讲。然而老大没有出现。看着时间还早,决定放弃快读,从前到后慢慢看。
最后用了两个半小时,一边读,一边在纸上记录,大概梳理出了整章的结构。之后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形成了自己能看得懂的框架。

整个过程中读了四遍:
第一遍阅读:读懂每个小节在讲什么。
主要就是放慢速度,一段一段地读,读完之后记下关键内容,最后串起来,填在一开始写好的大框架里。这一遍结束之后,发现每个小节单独看起来好像是明白的,但放在一起,彼此之间就看不出明显的联系来了。于是又看了第二遍。
第二遍阅读:读懂每个小节之间的联系。
重点看每个小节结束和开始部分,注意力放在揭示关系的词和句子上,看看前后两个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是一边看一边记录关键信息。这一遍读完之后只能大概看到每两个小节之间的关系,整章一共四个小节,要对整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还得知道所有这些小节以什么样的逻辑串在一起的。
第三遍阅读:梳理整章框架。
第二遍读完之后就把书放到一边,看着本子上记录的关键信息和打框架,寻找四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花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在梳理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记录的关键信息中缺了重要内容,导致有些地方串不起来,需要回到书中的特定部分重新细读。这一遍读完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整章内容重新进行架构,形成自己能看得懂的框架。
第四遍阅读:框架调整和补充。
形成框架之后觉得有些地方不是那么清晰,给小新讲了一遍。讲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根据他的问题回到书中相关内容,对框架进行补充调整。
这四遍读下来,感觉对整章内容的了解比较清晰了。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从一开始的一团乱到最后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感觉到满满的成就感。很像咬着牙爬到山顶的感觉。
也意识到这一章之所以没办法检视阅读,是因为里面包含了太多我不知道、不了解、不熟悉的信息。表现出来就是整个内容中有很多隐含的关系。有时候一段话里面藏了一串的关系,慢下来去把其中的关系写出来,才能读懂后面的内容。
如果一味地要快读,就很容易因为读不懂而产生负面情绪,失去阅读的动力。所以,以后面对快读读不懂的内容,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去读懂。因为这样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内容中包含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需要一个一个去弄懂。
总结阅读的过程,有一个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今天所有的内容是记录在本子上的,因为内容很多,梳理关系的时候总是要翻来覆去地看,感觉非常不方便。以后可以尝试用卡片的形式记录,可能会更方便寻找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