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追剧,《底线》,总公司出品的电视连续剧。
为啥追?因为太真实了。有人评价,这不就是上班时的监控吗?
确实真实,而且大胆,剧中人物说出了大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当然,即使是总公司领衔,众专家把关,还是出现了小毛病,这些小毛病,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但对专业人士来说,是不应该出现的差错。法律最讲究的是准确。
前几集的字幕中,将法槌写为法锤,那个榔头是红木做的,不是打铁的锤子。
昨天的剧情,讲一起再审的离婚案件,师父办的案件,因为出现新证据让徒弟来办,徒弟改判,过不了心理关。这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离婚案件不能再审。当然离婚案件中不能再审的只是身份关系,与离婚有关的财产分配和子女抚养是可以再审的。
其次,即使再审,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决定再审和再审审理的结果都是需要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不是说一个法官或者合议庭就可以直接作出判决的。所以,即使徒弟改判师父的案件,那也是审委会的决定。更何况,那个师父也是审委会委员。当然,讨论这个案件的时候,他得回避。
再次,即使改判,也不会影响到法官的业绩,更不会影响到法官的声誉。因为,这是一个出现新证据的案件,承办法官并无过错,不需要承担错案的责任。这种情况在司法现实中是很多的,哪家法院一年不是有数十件的改判案件,如果这也要追究承办法官的责任,那么没有几个法官能够独善其身。所以也不必如丧考妣,垂头丧气。
当然,剧中提出关注法官的心理健康,这倒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法官是人,却在干着神仙的事。如果判断错了,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别的不说,就是自己的良心,也会一直受着折磨。可是,从来没有人来关心他们。
方远说,咱们给社会治病的人,也有各自的病要治。
可是,找不到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