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我这通篇教学都是如何练体练气,一点修心都没有,这修道不是先修心才对吗?
我当然知道如何修心,甚至我可以用几十种方法来磨练你的心境。但是你不是我的弟子我对你并无约束力,我教你了你怕苦怕累,放弃了修心,随之修炼也就放弃了。
而事实上即使是佛门清净地也难有几个修心修的成功的。究其根源,若无修为支撑,这所谓的修心不过是镜花水月,可能你几十年修心,一朝破功便会打回原形。
我从未特别去修心,然而随着修为的提升,我的心境也是在不断的变化。
从开始的功利心到第一次打通小周天后每天喜悦的心,再到结金丹后的平静心,再到斩三尸后无私欲的心,直到现在好坏再无分别,心中只剩理想。
这喜乐心是什么呢?刚通完大小周天之时,全身筋脉打通,通体舒泰,多年病症一朝而愈,仿佛去掉了枷锁。
这时候的人总是带着雀跃的心情看待这个世界,感觉事物的美好,打从心底喜爱身边可爱的朋友们。
心里不会再有无谓的思想包袱。例如:突然想起某个朋友,以前想到之后心里就会想:唉大家都那么忙,也许人家并没时间,也许别人并不想见你。
喜悦境则不会有这些消极的相法,想到朋友,立刻发条微信给对方,说:“我想你了,什么时候有空咋们约见面。”
喜悦境的人是积极的美好的好动的,像个小孩子。
平静心是什么呢?金丹期后,心时刻沉在下面,起心才能动念,七情六欲在我眼里都是一种气在身体里的流动。例如生气是肝气上浮,淫欲是肾气下降。如此而来,控制住这股气,就能控制住所有的情绪,而无需遇事就念:“阿弥陀佛”。
少时读书读到:“心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时,都神往不已。如今看之当不得大成就者,该是:“面如激雷而心如平湖者,可为真修士。”
这时候的人一直心静如湖,入定极为容易。但由于心静了,则很容易体察到别人的情绪,对于负面情绪则十分敏感不舒服,会本能讨厌带着负面情绪的人,亲近正面情绪多的人,这就是有分辨心。
这无分辨心是什么样呢?道家修炼有斩三尸一说:下尸淫欲,中尸食欲,上尸私欲。三尸斩完,心中再无保留,我有的我会的都希望你也有你也会。并且有教无类,无分别心。
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来跟我学习,我指导他们之后,他们称我为老师,很尊敬我。另有些人也修炼了些成果,对修炼有自己的理解,言语之间甚是不敬。还有些年纪较大的人,可能觉得我年轻经验不足,对我是怀疑多过信任。
然而对我尊敬者,质疑者,无理者,在我这里并无分别,我亦不存半点私心教导。甚至于我的父母妻儿若要求教,我亦一视同仁。
这就是无分辨心。这时候带着攻击性与我对话会被我一步步化解掉心里的争执心,如果面对面交流已经可以消除对方的负面情绪。
这时候的我心中只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修道,更多的人可以得道。”
但这还不是无上正等正觉,不是与道合真。因为这更多的人的里面始终包括着“我”。还没有到佛祖割肉喂鹰,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境界。
而这个“我”执,则是因为肉体凡胎带来的阻碍,在境界上说只有全身气化,成就佛家的虹光身,道家叫羽化才能去“我”执。
以上所有的境界我都以阐述明白,大家可以对照心境估测修为境界,以后去拜师可以少走弯路,一看相貌是否年轻,二看心境是达标。这样无论对方是修炼长生术还是解脱术都无法绕过这两条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