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批评佛教唯识学,把阿赖耶识作为现象界的种子,同时又承认佛教传统的真如本体,搞成了二重本体,从因缘的熊十力批评唯识论,既讲阿赖耶识是种子,是本体。又讲佛教原来是一个大圈,是真如是无为的,这也是本体,这样,就搞成二重本体。
熊十力找一个理由批评,现代新儒家牟宗三是熊十力的学生,我感觉他的思路又回到佛教,他讲二层存有论,自觉的把真如世界和现象世界分开,当然他的真如世界也改了,也跟儒家的体用相似了。
在这一点上,师生之间,熊十力叛唯识学,牟宗三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归唯识学的思维,二层存有论,实际上就是二重体验,但是熊十力自己非常不满意这种二层面的,而是要把种子代表的现象界的这种本体给去掉,它不足以成为本体,而把佛教讲的无为法的东西变成有为法,在佛学里面是绝对不允许的。
真如突然起作用,只有中国化佛教里面有一点那个意思,在佛教里面是不允许的,真如视无物以法,是寂灭的东西,他怎么能在现象世界起作用,那不可能。只有儒家讲天道流行,所以,他等于是体用两个层次的改。他把唯识学的因缘去掉,建立了他自己的以天道、天命为因缘的那样一种新的说法。
所以,他自己明确的说,熊十力在自己的书里面自己说,不赞同过去那种因缘们以种子为因缘。而是,我来给因缘下个定义,既不是物质的反应,也不是人脑的机能,也不是前面的引导,更不是种子的现行。他的最后因是自动,就是自我创造。
什么是因缘?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称为绝对性因果,那就是自有因果。
所以,他说,岂谓别有实法,亲生自果,方予因名。夫识者,念念新新而起,即是念念新新之自动。——《唯识论 唯识》
我们的思想意识从哪来?
既不是外在的刺激,也不是一时的翻新。我不是活在你们的眼光之中,也不是活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之中,我活在我当下的这种自由创造之中,这就是熊十力新定因缘,定义的意思。
说白了其实很简单,但是这里面你一定要说推理,说熊十力说这样说有什么道理,唯识学那样就有什么道理,说到最后是一个价值观的判断。就像我们现在经常我的新况,我现在的所作所为,我不是你们眼中的产物,我不是这个环境的产物,我也不是我过去的自己的产物,我们老说要做自己真我,年轻人老说要做真我,其实你的真我反思一下,好多还是受环境的影响,受习俗的影响,受自己的那种盲目的情感欲望影响,要把那些都去掉,要听从这种良知的召唤,按儒家的说法那是真正的因缘,那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
我们做什么事情,能不能追寻到最后,是我的自由意志作出的抉择,在儒学里面是这样,在西方哲学的语境里面不好这样说,康德说自由意志,上帝存在,灵魂不死都是假设,那都是承诺,因为没有办法实证。绝对者怎么能够在相对当中呈现,但是儒家说这就是呈现,我上一次跟大家说过,念念皆是创新,这个你是不能够用认识论的方式来解决的,它是一个实践的方式,它是一个呈现的方式,一旦你呈现了,你觉得自己确实是有本心本性。
我跟你说什么叫激动,我很激动。然后跟你解释激动,就是情绪语言比较急速,脸孔比较发红,态度比较什么,你说什么激动,你会说说,有一天你自己激动了,我说的那些话你都想起来了,这叫激动。或者是高兴或者叫纠结,我跟你说什么叫纠结,我估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纠结,而不是都懂纠结,因为你曾经有过这种心态的时候,纠结如果让我下定义,我说什么纠结说一千道一万,你会很多,有一天你纠结了,马上要印证。
同样讲念念新新自动不怎么跟你说,因为它是非对象化的表述。有一天你有这种良知呈现,你有这样一种自觉自立这样一种体验,你会觉得熊十力讲得挺好,我不是环境的场地,不是旧有意识地浮现,我是当下的创造,这就是他改定的因缘论。
说起来很简单,我跟你们觉得熊十力就干这点活,要从理论逻辑上它就改了这一点。但是这个改动是最大的。
他的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物、明心,借用唯识学的词语,但是说的根本不是你是学的道理,因为他把人家的核心的唯识,关于因缘论的定义给变了,这样因缘就从现象界的决定性因果关系变成一种超越的决定关系。
这就是我讲因果关系那个示例里面分析,那么,因缘论改了,其他的几种关系是不是也是跟着改一点,后面三元其实改的都不大。只有因缘是决定性关系,其他的三元都是一般的缘分。在熊十力的语境里面,比如说等无间缘。什么叫等无间缘?
就是一切存在万法唯识,但训本身是一念接一念,前后的相继关系叫等无间缘。那么,他所做的在学术上的贡献,就是把这种心理现象推扩到物质现象上去。就是一切事物,不但心理现象是等无间缘,就是刻刻刹那生灭,物质现象也是刹那生灭。一切心理现象,包括物质现象,都在刹那生灭之中,没有常驻之物。
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精神现象是念念新生,物质现象,我现在告诉你一个桌子,每一刻都在刹那生灭,没有一刻停止,你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从学哲学的人觉得却不稀奇,一切都在发生方面之中,把这个等无间缘扩展到物质现象,这就批评了小乘以前识为后识的决定性因缘。
这个人的意识不是前后之间的相互关系,前面的不能作为后面的决定性关系,包括明天的我也不是由今天的我来决定的,天我和明天我都是什么都是天命流行,那是最后的决定因,所以,在这一块他没有太多的阐发。
另外一个增上缘,他也用不着解释。佛教原来讲增上缘,就是说一切皆在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必要再做新的解释,可以容纳在他的新体系里面,所以,熊十力的等无间缘和增上缘在解释上和因缘不一样。
是承袭这旧唯识学的观点稍,微做一点推扩,就进一步强化它的现象界的非决定心,有的时候你们可能听了以后,会觉得有些词有些语言,你们可能不一定能接受,我找了两个例子,你看看就知道什么叫非决定因素。
一切现象皆是缘,缘分没有内在的内因,没有决定性因果,听这句话理论上有的可以接受,比如我举这个例子,这是新唯识论的转变上讲的,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词语,就是说这属于增上缘,没有决定性关系。
你们看铁与火,我们小的时候看到铁匠打铁,把黑色的铁放到火里面烧,那么,铁就变成红色了,那么,火是不是铁的颜色变化的原因,大家说一般常识里面当然是,火就是铁颜色变化的原因,我们一讲原因的时候,是决定,就是只要这铁拿来放在火里面,我就能把你烧红了,大家想这不就是决定性因素嘛,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
但是,用这个唯识学和新唯识论的观点都认为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说火从黑色变成红色,是谁让它变成红色的呢?
他当然说考试考物理,肯定说当然是火,可是我们学哲学的人就不这么回答,如果把铁放到火里面烧成红色的话,别人都常识的回答,说是火让铁变成了红色。我们学哲学的人说,这个铁是谁让这个铁,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呢?
就是,黑相之灭只是法尔自灭,非待火坏来之也。唯火之起也,则赤相与之俱起。由此说火有牵起赤相之功用可也,说火唯黑相之坏因则不可也。
——《新唯识论 转变》
你说火有缘的作用可以,但是不能说它是因,谁是这个铁的由黑变红的原因,有人说是铁自身,也不行,而只能说是就是我们讲的气,因为现象界不能作为自身的原因,不但火不能作为原因,连铁自身也不能作为原因。
就像我今天,比如说我今天在这样,明天是那样,这原因是什么?
你说是天气又是他人,当然最后说是你自己,是你的哪个自己,只有归属到本心本性的意思上才可以,就是整个把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统统都变成缘,而不承认它有决定因。
有人说干嘛这么较真,承认一下不就行吗?
如果承认一个,你就得承认所有的,那么,整个现象世界本来是大化流行,变化万端的,如果有一个固定的,其他的全部固定,整个现象世界就变成一个铁笼子了。我举了我找了一个火和铁的,还有一个他举的,霜雪和禾苗,下一场霜就把它变成青青的颜色,变成枯黄的颜色,到底是谁把它变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