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时,曾经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有志于学,这是指他在十多岁就立下了刻苦学习的志向,方向已经明确。
三十而立,是说明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融会贯通,对自己的人生使命有了清醒的认识。
四十而不感,是指他在四十岁的时候能够对人生和宇宙的各种问题,有了通达的认知,在心中没有什么迷惑。
五十知天命,是说已经透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使命。
六十而耳顺,是指六十岁的时候,心中没有了对小我的执着,真正能够海纳百川,能够和而不同。
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人内心完全净化的状态,呈现的都是良知和道义。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的标尺。
——摘自郭继承《直面人生的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