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愿意和双方父母住吗?
你愿意跟老人一起住吗?你处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
生活中99%的问题需要用钱解决,剩下的1%需要用更多的钱解决
有些老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哪怕儿子媳妇赚的钱一样多,婆婆一样认为自己儿子比媳妇优秀,哪怕媳妇家各方面条件都优于男方,婆婆也认为是媳妇高攀她儿子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和公婆轮流和我们住,结果我被我妈骂成狗,天天不想回家,我老公被我婆婆养成少爷,油瓶倒了也不扶,现在疫情了,各自过各自的,才有自己是成年人了的感觉。累,但自在
哈哈,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你,这事跟钱没关系,跟公婆和媳妇的容人之量、为人处世方式和格局有关。在家庭关系里,过去个体小家庭生存不易,聚在一起更容易受到庇护,当然也需要忍受;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靠自己都能活得很好,老年人也觉得自己靠退休金活得很好,没有生存上互不需要的制约,在一起就是找罪受
我不愿意跟老人生活,不管是我自己爸妈,还是我老公爸妈,但我现在的情况就是跟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帮忙看娃,做饭,生活上大矛盾是没有的,我婆婆人不错,但还是会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那么自在
实话说我不喜欢跟老人住一起,就像你上面说的习惯作息观念什么的都不同,住一起会有各种摩擦,我现在跟我婆婆分开住,因为她退休又返聘了,平时要上班,然后各自忙各自的事情,过各自的生活,她从不干涉我们的事情,而我们也不会觉得她不帮我们带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周末她想孩子了,带着孩子过去吃饭,然后把孩子放那住两天,刚好我也能轻松两天,虽然一个人带孩子确实会累,但觉得这种状态和距离是最舒服的
两栋别墅的例子确实梦幻,大部分人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我老公没有能力自己买房,高校科研岗位一年工资三十出头还是税前,而他眼里的刚需房至少400,然后就让婆婆卖了旧房子,置换成另一套二手公寓。房子还真不是必须,我可以接受租,我自己也有,但是老公比较大男子主义,一定要从夫居,然后,最致命的是,婆婆年轻守寡,自己带大老公,从心理学角度看,早就把老公当成替代性伴侣了,加上婆婆本身性格强势,思维固执,不接受新意见新思想,日常模式就是“以爱之名”的控制,看起来是照顾的无微不至,水果都给你削好了插上牙签,实际上控制欲非常强,几点回家几点吃饭几点吃酸奶衣服要这么晒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点都不能改动。我婚后看到婆婆的脾气和行为模式后,才知道,我老公为什么之前都单身了,因为没几个本地女生能容忍得了这种婆婆,能忍住不吵架的
我们就和父母在同一个小区,平时各自生活,过节一起吃个饭。疫情期间,我还可以在网上抢了菜,给老人家送点过去,方便照应
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的父母,哪怕自己并没有觉察到,内心深处也都是期望着孩子还能像以前一样和自己亲密无间。殊不知,我们如今在家里是人夫人妻人父人母,在公司是有担当有责任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上是拖家带口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大多数,唯独不是自己爸妈记忆中那个幼稚单纯的娃娃,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老人如果是因为经济/健康的原因而不得不和子女同住,那么就需要委屈自己去俯就着子女自己的小家庭:毕竟是自己有求于孩子,又有媳妇/女婿这个外人在,心里再怎样不服气也都要客气一点。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也好,那么就分开住,平时各自安好闲时互相看顾,既不打扰也无冲突,距离产生美。最麻烦的情况,就是老人家既想努力帮衬着孩子们,又想让大家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孩子想不听你的吧,可家里的的确确正用着你的钱/时间/人脉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孩子想听你的吧,人家好歹也是成年人了,却要每天都在乖巧可爱和独立自主之间无痕切换,早晚要折腾出精神层面的毛病来
钱和房子大小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最大的一个方面)父母太想在儿女家里做主了。没有搞清楚这是儿女的家,不是你的家,做到早请示晚汇报挺好(我就是一个50多岁的妈妈),在孩子家帮忙,切记就是不要擅作主张,这是孩子的家,是他们独立自主的地方。一个人的观念和认知真的很重要
遇到拎不清的老人,再大的空间都不够折腾,疫情孩子停课,把公婆接过来带孩子上网课,结果没两天,全城停摆,大家每天待在一起,矛盾真的很多。婆婆做什么菜都加水煮,她做饭,孩子很少动筷,私下给我说不要让奶奶做饭,于是我尽量自己做。公公更是什么事都要插手,下楼做核酸,4月的天气,他觉得冷,自己带帽子,让我们也带。我给孩子讲明了要做的卷子,下楼做核酸,一个小时我上来,公婆在那围着给孩子讲题,一张卷子只做了一半,我当场发了脾气,孩子也委屈的直哭,说老人一直给他讲,做对的还要唠叨一遍的,他根本没时间做
在人生绝大多数的时候,你觉得你的父母公婆,过分不近情理,搞不定,太强势的真正原因,不是老人,而是自己,自己太弱,在老人的面前,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这是一件跟钱没有关系的事情,但却可以用钱来解决的难题。有点残酷,却是现实。
很多时候,认清自己,才是让自己幸福的唯一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