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关系因为陷入谁对谁错的正义战场而破裂,其实只是不同意彼此,并没有谁对谁错。当人修正这种幼稚的行为,学习尊重和接纳不同的看法,不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彼此就能和谐共处。双方不需要自我防卫,而是对彼此感到好奇,进一步探索各自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方式能使双方更了解自己和对方,进而强化彼此的亲密感。
我常常在这里栽跟头。
本来是在沟通一件事情,说着说着就开始证明了,我当时是这样讲的不是那样讲的。明明你这样说了你现在却不承认等等..........,通常这种场合中,因为我牙尖嘴利,善于辩论,我都能以语速加上缜密的逻辑胜出,最终证明我对你错。
然而,每一次这样的证明中,虽然我赢了,但是心里却并不舒服。
因为我赢了对错,却输了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是非对错的证明,也许可以减少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争吵。
君子和而不同,我不需要放弃我的观点,但我尊重和接纳你的观点,甚至对你的观点保持一份敞开和好奇,这样的方式会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和对方,走向亲密。
新生婴儿与周围的人是一体的,要么全好,要么全坏,干燥的尿片,温暖和饱足所带来的愉悦是好的感受。疼痛,饥饿,太冷或太热是坏的感受。妈妈对孩子有求必应时,就是全好,否则就是全坏,儿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要么全好,要么全坏,这是婴儿期的自我-他人的共生现象,在他们的经验中不是全好就是全坏。
当你不同意我时,我就总会想我是全对的而你全错了,这其实只是运用好与坏的道德框架所做的婴儿式思考。
今天我们已经长大了,成熟的我们需要放下是非黑白二元对立,去看到不同,并接纳不同,但同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