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结构分析(起承转合)

作者: 九曲奔流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19:45 被阅读9次

杏花天双调,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有三字停顿处和六字句,这些句式易于抒情议论。目前发现的两种写法,分别是起(首句)——承(二句)——承(三四句)—— 承(五六句)——转结(七八句)、起(首句)——承(二句)—— 承(三四句)—— 转(五六句)——合(七八句)。

一、起(首句)——承(二句)——承(三四句)—— 承(五六句) ——转结(七八句)

杏花天(宋·辛弃疾)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上片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继续承,第三句细节描写,酒杯上结蛛网,第四句议论抒情。下片第一句和第二句还是承,议论抒情,但与上片尾二句角度不同。下片第三句转,下片第四句结。

杏花天(宋·陆游)

老来驹隙骎骎度。算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上片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继续承,第三句具体描写,涉及具体事物金杯,第四句抒情,点明已是春暮。下片第一句和第二句继续承,意欲留春住。下片第三句转,下片第四句结。

二、起(首句)——承(二句)—— 承(三四句)—— 转(五六句)——合(七八句)

杏花天(宋·吴文英)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停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肠断垂杨小市。

上片首句起,写汤,二句承,继续写汤味,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承,都是写汤的作用。下片开始转,第一句写卖汤的地方,第二句承第一句,还是介绍卖汤的地方。下片第三句和第四句合,把汤的美味和卖汤的地方合二为一。

杏花天(宋·朱敦儒)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

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愁多欢少。等他燕子传音耗。红杏开也未到。

上片首句起,写残春时风入庭院,二句承,残春时雨打鸳鸯。三、四句继续承,继续写残春景色。下片开始转,第一句写分别,第二句写分别后愁多欢少,第三句和第四句合,把人和景合二为一。

相关文章

  • 杏花天结构分析(起承转合)

    杏花天双调,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有三字停顿处和六字句,这些句式易于抒情议论。目前发现的两种写法,分别是起(首句)...

  • 2017-10-30

    诗词,有起承转合,结构组成

  • 253+【1期2班】刻意练习Day2

    253-神气姐-刻意练习Day2 【分析】:起承转合的故事结构,拟人修辞,体现原材料的上乘精选,和制作工艺的严谨。...

  • 026 | 浅谈网络小说的衔接和转折

    以前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分析文章结构,经常说到“起承转合”这个词,也有人说“承转启合”,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

  • 小说的衔接和转折

    承转启合,也有人说“起承转合”,这是从古诗里面而来的,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作...

  • 写律诗一定得转承起合吗?

    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汉语成语,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旧时作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来逐渐泛指文章的写...

  • 文本细读 感知张力

    起承转合,感知张力 对于诗歌文本来说,当语言和意境都难以把握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入手来解读诗歌。起承转合,...

  • 写作,要学会运用“起承转合”这个工具

    很早就听说过“起承转合”这种写作的结构,但是就是不明白什么是“起承转合”真正含义。 恰好,今天在读书的时候刚考看到...

  • 起承转合

    每次听人分析文章时,总会提到“起承转合”,感觉特别高大上。 可你要问我,到底什么是起承转合,我却一脸懵! 今天特意...

  • 文章一气呵成的秘密,就在逻辑思考上(下)

    上一篇我们讲到,文章需要有起承转合,接下来就仔细讲一下到底如何做好起承转合。 训练文章结构最好的方式,就是成文之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杏花天结构分析(起承转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vr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