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岁月当歌@IT·互联网读书
富平千年橡树:薛镇湾里村的“将军树”

富平千年橡树:薛镇湾里村的“将军树”

作者: 刊选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25-11-05 16:01 被阅读0次
富平千年橡树 倚新虎 摄

古树档案:富平千年橡树,位于薛镇湾里村殿下组。两棵古橡树东西并列,屹立于村道之畔,枝叶繁茂,树冠相接。西侧橡树高13米,胸径4.5米,冠幅15米,东侧橡树略小,树龄都为1000余年,保护等级都是特级,是当地珍贵的自然遗产与历史见证。

村干部王全和王勤洲在看《渭南日报》

       殿下组原名殿下村,北临当地有名的玉镜山。据富平古县志记载,前秦苻坚的离宫就设在玉镜山,该村处于距宫殿不远的下方位置,因而得名殿下村。负责保护两棵千年橡树的是村干部王全,就住在附近,五十多岁,为人热情。当得知笔者走访意图后,冒着暑热请来了年近七旬的王秦洲老人,就古树相关传说做了详细介绍。

《富平县志》玉镜山及苻坚离宫相关记载

       相传这两棵橡树是宋代栽植,位于关帝庙前两侧,村上还出过一名宰相路允迪,现在村上还有不少路姓后人。解放战争时期,村长路建祥心向革命,经常为游击队传递情报,设法营救被抓群众和战士,被誉为“红色村长”,《富平红色记忆》有其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关帝庙改建成了学校,现存校舍数间。

《富平县志》张青云将军相关记载

       在这两棵郁郁葱葱的橡树之下,曾经有一名英雄少年常在这里读书习武,他就是后来的抗英名将张青云。据《富平县志》记载:张青云,字衢九,号楠亭,清嘉庆十四年(1809)武进士(探花),以军功实授兖州游击将军,后迁任胶州副将等职。1841年,英军侵犯广东沿海,情势危急,张青云奉命率兵2000驰援广东。此时,香港已被英军占领,虎门各炮台失守,广州外围炮台大部分被英军摧毁或占领。仅余城北的四方炮台、东炮台与西炮台,守护孤城。英舰从东南攻来,炮火密如雨注。直面英舰的东炮台和四方炮台守将,惊慌逃窜,退入城中。张青云部据守西炮台,四面受击,独力难支。将士们纷纷请求暂避其锋,张青云怒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同心协力拒敌,敢言后退者,斩!”话毕,亲自点燃大炮朝英舰猛轰,将士们深受鼓舞,奋力作战,英军则纷纷落水,英舰仓皇逃跑。此时四乡村民亦闻讯赶来助战,军民一鼓作气收复了四方炮台,赶走了陆上英军,广州得以保全,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东的战火,暂告平息。朝廷升任张青云为广东陆路提督,赏戴花翎,加封振威将军,因而这两棵橡树被称为“将军树”。

《富平县志》宰相路允迪相关记载 

       橡树寿命壮健长久,被誉为“永恒之树”,古罗马人认为橡树象征婚姻的和谐永恒,因而在结婚仪式上,置放橡树枝是必不可少的,并以此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远幸福。橡树更被赋予了坚韧和力量的象征,2001年,经美国民众投票,橡树还被评选为美国的国树。我国著名女诗人舒婷也写过一篇呼唤时代爱情的诗歌《致橡树》,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备受推崇,堪称新诗潮的经典之作,还被选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古橡树主杆

       富平千年橡树在附近地域实为罕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这两棵古橡树得到了更好地养护,近年来新枝繁茂,橡果累累。现在古树周围新修了花墙护栏,并添置了供游人观赏古树休息的石凳。每逢佳节就有周边村民为古树披红祈福纳祥,盛夏之时,常有老人带着小孩在古树下乘凉玩耍,讲述先祖们生存播迁的悠悠往事。

倚新虎  2012年8月1日

作者简介:

倚新虎,陕西富平人,西藏戍边23年,历任排、连、营、团级干部。荣立三等功五次,所撰写军事作战论文获全军奖。在《解放军报》《西藏日报》《战旗报》《林芝报》《渭南日报》和《长安学刊》《三秦楹联》《咸阳文艺》《华山文学》《天汉杂志》等刊物以及《中华英烈网》《中红网》《学习强国》等网络媒体发表作品千余篇。参与编纂了《富平文史资料汇编》《辛亥革命巨擘焦子静》(荣获陕西省政协优秀文史资料图书)《富平红色记忆》等书籍。政协陕西省委员会、陕西新华出版、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三秦印记•新中国奋斗者说》收录有其文章。现任陕西省政协文史馆馆员、渭南市政协文史委员、富平县政协特邀文史员等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平千年橡树:薛镇湾里村的“将军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sf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