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早慧的名士们

作者: 负债的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22-11-29 19:56 被阅读0次
何晏七岁①,明惠若神②,魏武奇爱之③,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④。晏乃画地令方⑤,自处其中。人问其故⑥,答曰:“何氏之庐也⑦。”魏武知之,即遣还⑧。
何晏七岁的时候,已经聪颖非凡,曹操特别喜欢他。当时他住在宫中,曹操想认他做干儿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了个正方形,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我何家的房子。”曹操听说,就派人把他送回了何家。

看看别人的七岁,再看看我的七岁,别人的七岁已经知道坚定自己的家庭立场,学会拒绝。我的七岁还在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不想写而苦恼。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③。因问明帝④:“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⑤?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⑥。”元帝异之⑦。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⑧。乃答曰⑨:“日近。”元帝失色⑩,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正好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元帝就把晋室东渡过江的意图全都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当然是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就把昨天的事告诉了大家,并又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顿时脸色都变了,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抬眼可以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晋明帝可真是脑子活络的代表,放到现在和人辩论绝对不输。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①。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②。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③。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④。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⑤:“不意衰宗复生此宝⑥。”
司空顾和与当时的名士在一起清谈。张玄之、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都才七岁,在坐榻边玩。当时听着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毫不关心。晚上两个小孩在灯下,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见,离开座位,提着孩子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又生下了这样的宝贝!”

张玄之和顾敷可以说是记忆力大师了。就算是当事人,也未必记得自己曾经说了什么,而他们这些小孩就能一句不漏的复述下来,也是说明了能力。

看《世说新语》就会发现神童特别多,每每总会羡慕人家的头脑。

相关文章

  • 世说新语:早慧的名士们

    何晏七岁①,明惠若神②,魏武奇爱之③,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④。晏乃画地令方⑤,自处其中。人问其故⑥,答曰:“何氏之...

  • 晨读笔记(2019.04.21)

    第一 《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世名士,则连...

  • 是真名士自风流

    说到名士,首先想到的就是魏晋名士。魏晋名士因为《世说新语》,精神面貌完全留了下来。后来的人仰望了千年,也批判了千年...

  • 一代竹林

    也不知道过了几周,终于,我们的世说新语课程结束了,在这个课程之中,我看到了正始名士的清高,竹林名士的贤雅,渡江名士...

  • 真名士自风流

    今天看《世说新语》这本书时,喜欢上一句话:“真名士,自风流。” 何为名士?我认为在那个时代的名士,他们身上有一种东...

  • 魏晋风度故事——《世说新语》选粹(一)

    一、《世说新语》总论 《世说新语》原称《世说》,为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所编,内容是魏晋名士的言行轶事,鲁迅先生称其...

  • 世说新语•华、王优劣的故事

    世说新语·德行 东汉末年名士如林。名士多了,人们对他们自然有比较,他们之间也有竞争。 比较与竞争都有一定标准,...

  • 共读《世说新语》01‖开篇

    只言片语,勾勒名士逸闻,信手所致,尽显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 陪伴营这个月的...

  • 我读《世说新语》‖第六篇——有趣的出家人支遁

    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极其盛行,今天读《世说新语》让我知道了,佛教僧侣有的也加入了清谈的行列,从而佛经也成了名士们的清...

  • 33.2 臣叔不痴|王济与王湛

    才子叔叔会装傻。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世说新语·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早慧的名士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lr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