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几天时间里经历春夏秋冬的时候,李晓海正好不在。他在老家省城买了一套品质小区二手房。和老婆一起,开着租来的车子,看了六七天,他们最终在“狗屎运”的照顾下拿下了那套自己最满意的。

那套房子的物业是业内公认的,小区背后就是一个私家公园,只有业主才能刷卡进去。听女房主说,小区里还有一个游泳馆,夏天的时候,披件浴巾、踩着拖鞋就可以去。
年近三十的李晓海有着几乎所有人都有的“房子情结”,觉得三十而立了,就该有套自己的房子。但在北京,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父亲在李晓海两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再嫁。对于在福利院长大的李晓海来说,“有一个房子,就有了一个家”。
相比于很多北漂来说,李晓海在北京的日子不算是苦的。老婆刚毕业的时候,他身上不足5000元,租住在五环外的一个五层开间里,没有楼梯。今年快要春节的时候,他们有了一些存款。在同样是五环的地方,租了一套一室一厅,带电梯的那种。
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刚刚出差回来。老婆想要陪着他,跟我一块儿聊聊他们的故事,他觉得有些迟疑,“别陪着我啦,你在这里我可没有发言权。”老婆起身背起双肩包,去了家旁边的一家咖啡馆。
在接受我采访的时间里,他都条理清楚,没有过多的肢体语言。但却有那么几个时间,他会有些语无伦次,每当这时候他就沉默一会儿,然后继续条理清楚。
他觉得自己最辉煌的时候,是高考的时候。农村的孩子,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聪慧的他打小学习就是第一名。他记得高考结束后,写着自己是状元的横幅拉到县高中门口。他拿过无数次的第一名,唯有这一次,他觉得脸上特别有光。
10多年过去了,他希望自己还有当年的骄傲。每当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他会给自己一点鸡汤。他说,“想当年我可是状元,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呢?”“我的成长里有太多人的帮助,我总有一天还是要回报的。”
但他其实已经不是那个当年的状元。老家那些没读过高中的伙伴们挣的钱比他多多了。他虽然在北京,却拿着比一般人更少的工资,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他说“我也相信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但它能够带给我的只能通过‘熬’这种方式。”
他知道三十而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依然怀念当年那个敢拼的自己,放弃了本科的专业,毅然跨专业考研。偶尔回想,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的我怎么了?为什么少了挑战自己的勇气?”
去省城买房的空档,李晓海特地带着媳妇回去扫墓。这是第一次他带着媳妇回老家,来到父亲和爷爷的坟前,烧纸磕头。他也特意去看了那个当年在福利院带着自己的叔叔,叔叔说“不要过多想房子的事情,在北京,要谋一个有前途的工作。”他跟媳妇儿连连答应着。但最终他们还是在省城买下了那个家,虽然近些年他们很可能不会住。
面对金钱和理想,他左右摇摆不定。“我知道买了房子更需要钱了,但是我跨专业考研,尝试了这么多份工作,就是为了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现在的工作依旧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份。我知道,我要在空余的时间多向它靠近,但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能够接触到核心的资源。只是,理想总是要有的吧,万一实现了呢?”
他是相信北京的魔力的。觉得只要自己向着想去的方向走,就一定能够到达。他说,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变成想要的自己,是因为我们不够坚定。来这家单位的时候,他给了自己三年的时间。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他接触到了一些,却又不那么确定。
他是幸运的,现在的这份工作没有花费自己太多的精力,但收入尚可。这怕是很多人喜欢的“钱多事少”的工作吧,可他总是有那么一些不甘心。他知道自己对当下的生活不够满意。“不满意也要坚持,因为毕竟要有面包,理想是需要时间的。”
他很少去怀疑过去的自己。他抬起头,盯着我的眼睛,特别认真地说:“是的,我换过五六份工作,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一个人总是应该追求着自己想要的。如今,我变得踏实了。这份工作已经做了一年多了,上班的时候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下班后努力学习,向想去的那家单位靠近。在福利院长大,跨专业考研,选择自己最想工作的地方,每一个决定都是那时自己心之所向。终于明白,有些梦想需要的是脚踏实地,而不是轰轰烈烈。毕竟,房子开始了,孩子要来了......”。
(本文纯属虚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