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观《小巷人家》,看三代人的新旧观念对比(全)

观《小巷人家》,看三代人的新旧观念对比(全)

作者: 如歌的行板rgdxb | 来源:发表于2025-02-20 11:54 被阅读0次

(一)

不得不说,最近的电视热播剧《小巷人家》,无论是剧中人物演绎还是剧情的设计发展都相当吸引人,剧集看的越多,激起自己思考的点也越来越多。今天笔者将立足剧中三代人的表现,谈谈李佳爷爷奶奶的家、庄超英父母的家以及林武峰宋莹的家,并通过剧中人物对各自家中发生的大事小情的应对来分析思考:三代人不同却又自成体系的家庭观、婚恋观甚至价值观对各自家庭发展对各自人生发展的影响和改变。

先谈李佳爷爷奶奶的家。不知是编者有意增加戏剧冲突,还是那个年代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父母的确存在。李佳的爸爸作为长子去了遥远的东北做知青,因而无法常年陪伴上海家中的父母。同样,自己结婚生子等各种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是李佳爸爸一个人在离家很远的东北农场操持进行,远在上海的父母也帮不上任何忙。通常情况下,远嫁或远离家的孩子应该是父母最挂念的。但是在这部电视剧里,却同时出现了两个这样的家庭两对这样的奇葩父母:庄超英的父母和李佳爸爸的父母一样,都是偏袒身边的那个孩子,而对于远嫁的女儿或不在身边的长子反倒格外疏远,甚至偏心不公到孙辈们都看不下去,一个个在爷爷奶奶面前替父母鸣冤、解围。李佳的爷爷奶奶不考虑孩子一个人在外边吃苦受难为,却以长子常年在外不能尽孝为由,直接剥夺大儿子一家对上海房屋财产的继承权。对父母的独断决定李佳爸爸显然无计可施,只能曲线救国。一方面鼓励女儿李佳自己考回上海上大学,并要求她不要找外地户口要找上海人结婚留在上海。而对于儿子李文,则让孩子即使受婶婶叔叔的排挤也要委屈忍耐住在上海弄堂里的爷爷奶奶家里,以便以上海户口的身份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能留在上海。虽然很难,虽然自己和妻子吃过的苦已然不能考虑,但是李佳的爸爸总算为孩子将来回上海寻得一方良计。可是这期间,叔叔婶婶对哥哥的儿子李佳的弟弟言语冷漠行为挑剔就不消说了,还强迫李佳签下自愿放弃上海房产的承诺书。面对如此不平,李佳是怎么做的呢?一开始,她是忍耐的,是委曲求全的,明知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无理强权,但是依然按照爸爸的嘱咐小心行事,甚至一度因为爸爸的嘱咐斩断了对庄图南的感情----因为他不是上海人,未来庄图南也不一定留上海。但是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李佳也渐渐长大,在打听了解清国家对房产继承的系列法律政策后,尽管一个人势单力薄,但是李佳决定抗争到底,要为弟弟争回上海的房产继承权。为保胜算,李佳还是退了一步,在明知吃亏但是要考虑到叔叔婶婶的接受程度的情况下,最后为弟弟争取了1/8人口(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叔叔婶婶嫁出去的女儿一家三口=8人)的上海房产面积。同时自己通过省吃会过贷款周转又为爸妈买了一处上海的房子,以便将来爸爸妈妈退休后可以回到上海有地方住,并且不用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我觉得李佳处理得就很好。没有像父亲那样逆来顺受,而是勇敢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发声争取权益。并且也充分考虑了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接受限度。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做法,这个做法充分体现出李佳尽管吃尽生活苦头却又自立自强、不甘向命运向现实屈服的斗志和对家人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人生自己未来命运的主动掌控。正是因为采取了这一做法,李佳才得以第一次带男友庄图南见家人,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才把李佳的男友真心考验了一番,既是给李佳留足了面子,也让李佳爸爸感觉到些许温暖:这个家还是拿自己拿自己的孩子当亲人的。

观《小巷人家》,看三代人的新旧观念对比

(二)

而庄超英的父母那个家庭,同样偏心身边的二儿子,对长子庄超英和远嫁的女儿极尽偏心刻薄。甚至庄超英和黄玲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图南和筱婷后,父母对长子依然要求月月给父母上缴工资。且对于孙女这个女孩上大学这样的事情依然想控制干涉。在二儿子的两个男孩上学成绩不好没有像大儿子家图南筱婷那样出色时,奶奶爷爷依旧忍不住在一众大人孩子面前埋怨儿媳黄玲:不听老人言一意孤行,不该供孙女筱婷上大学,她毕竟是个女孩子,而庄超英应该重点照顾二儿子的两个男孩,应该让图南给二儿子的两个男孩下功夫补课使其考上大学,甚至把二儿子两个孙子没有考上大学的责任归咎于庄超英黄玲的不孝顺,图南筱婷的自私不听话。

同样,远在农村生活拮据的女儿,因不能时常回来无法给父母太多照顾也被埋怨、嫌弃,甚至对外孙鹏飞挣了钱没有时时回来孝敬外公外婆也生气怨怼。更奇葩的是,在席间吃饭时奶奶还自以为是地说,图南筱婷以后要回苏州工作,那样就能时常帮二儿子的两个男孩振东振北的忙了。真是十足的控制狂啊。只要活得足够长,一朝为父母,不止自己的儿女,孙辈甚至曾孙曾曾孙都要服从自己的安排,我是老子,你就要孝敬我,无条件服从我。我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我让你做的事就是法律,绝对要彻头彻尾执行,否则就是对我权威的藐视,就是大不孝——“爷爷可是要骂人的”,是会在全家人聚会时发脾气摔碗筷的。

按道理来讲,按人心来论,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在我们的文化里,一个不孝的人、一个眼中无父母的人是禽兽不如的。儿女们如果故意不孝顺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光是世俗的吐沫星子会淹死你,恐怕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也过不了自己心理这一关吧。母羊跪乳。乌鸦反哺。父母恩深,上高水长!可是,儿女们有时候也会力不从心啊,生活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啊。万一生活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事情、遇到了一时半会儿不能立即克服立马解决的困难,父母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一下儿女们的实际?不能提供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也就罢了,最起码不能骂人吧?孩子们都长大了,甚至儿女的儿女也都成家了,“一旦结婚成家,就意味着另一个核心出现,父母应该尊重儿女们的生活独立,要认同儿女们退出父母那个大家庭那个大核心,不仅允许还要帮助孩子们回到他们自己的那个小家,教会小夫妻诸事处理当以他们自己的那个小家为核心(笔者亲爱的爸爸语)”。只有那样,那个小家才能恩爱、和睦、幸福、团结一心。家族才能不断人财两旺,父母的恩泽良好的家风父母的精神遗产才能代代相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家庭里,在庄超英没有彻底转变之前,公婆的为难丈夫的愚孝让儿媳黄玲吃了很多苦头,但是黄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无论怎么委屈忍耐也要维护自己小家的利益,冲破重重障碍不惜得罪婆家也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上学读书,即使是女儿也要全心全意供她上大学。也正是黄玲的坚持、争取、维护,保证了图南筱婷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学习成绩优异,考得大学很好,找得工作不错,也都相继有了称心如意的另一半和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这一切,可以说妈妈黄玲功不可没!

观《小巷人家》,看三代人的新旧观念对比

(三)

而第三个家庭林武峰和宋莹则是一个相对正面相对正能量的代表。一是夫妻二人的关系处得好,相互以对方为重,恩爱和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幸福美满。在家里林武峰总是谦让妻子,呵护妻子,不论是需要节衣缩食的艰苦时期,还是一家三口都工作且有了存款的富裕光景,林武峰都是宠妻十年如一日,始终是那个邻居口中人人羡慕“可以做宋莹一辈子依靠的人”。后来宋莹辞掉工作跟随丈夫去了广州,一开始是没有工作的,看到妻子渐渐因为沦为家庭主妇而不甘不开心,虽然自己一个人的工资足以应付家庭开支,但是林武峰选择尊重支持妻子有活儿干,依然坚持下班后帮妻子做鱼丸,后来又帮妻子盘下小吃店,赞成支持妻子二次创业,维护、帮助、确保妻子能和自己一样拥有劳动创造价值的机会、权力,从而能天天开心、快乐。正是这些点滴细小的关心爱护,林武峰也得到了妻子宋莹热烈的回应,在结婚生子不久工资又不太高的日子里,宋莹支持丈夫作为家中长子月月寄钱接济家里;在丈夫遭遇不公想跳槽到广州工作时,宋莹二话不说,立马到厂里办停薪留职、给孩子办退学转学一块随丈夫到广州打拼,给丈夫巨大的精神支持和开创新生活的勇气、信心和动力。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齐心合力,相互扶持,遇到再大的苦难也不怕。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所以这个家中始终洋溢着温暖、开心,包容、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家庭里,家人焉能不幸福,生活焉能不顺利美满!

二是林武峰宋莹对孩子的成长、婚恋等持开明、包容、信任态度,所以独子栋哲和爸爸妈妈关系融洽,多年来,喊“老林”远比喊“爸爸”自然、舒服。从小调皮得像个猴儿,天天开心得像过年,即使贪玩闯祸、成绩考砸,也不必像别家孩子那样挨身体和精神的PUA,总有爸爸为自己打掩护,风风火火又大大咧咧的妈妈也总是既聪明又糊涂,关键时候总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在这个无限包容、无限和谐的家里,林栋哲成长得开心、自由、放松、快乐,身康体健,较少有其他同龄人那种对学习对未来的压力和担忧。因而学起习来相对轻松。不爱学习时成绩不咋地,但是一用心一用劲成绩立马提高不少。最后在广州考上交大,说是他暗恋筱婷、青春期荷尔蒙起的作用也不为过,难怪黄玲疑问:栋哲,你考得是交大体育系吧?玩笑归玩笑,栋哲的成功顺遂可以引出“一个道理”、是可以给比孩子还焦虑还卷得现在的父母朋友提个醒的:只要成长氛围足够轻松愉悦,只要孩子人生目标正当可行,只要父母会做父母,孩子身心健康不是梦,孩子成绩优秀也不是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件事林武峰和宋莹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很有意义。一是栋哲大学期间想和鹏飞、图南入股做生意时,爸爸和妈妈尤其是爸爸,更是将家中仅有的两万存款全部给了栋哲,并考虑到资金可能还不够,又安排孩子到老家向做生意有经验又积累了金钱财富的叔叔姑姑们争取帮助支持。这件事的处理给栋哲是两方面的受益。一是栋哲感受到了来自父母对自己的百分百的信赖支持,因而栋哲第一次拥有了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放手去干放心闯社会的绝对自信和动力。二是通过回老家,充分感受到知恩图报的叔叔姑姑们一大家子人对爸妈当年倾囊相助的感激、回报和对自己这个晚辈的深情厚谊、真诚相帮。这种根植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家族传承、父慈子孝、相互扶持、团结如一人的家族亲情的温暖等诸多美好情愫的体验,必将给即将成年的栋哲以深刻深远的影响,对他未来生活事业道路的选择、发展,以及帮助他形成正确的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一定有着积极的影响。有远见有能力的父母总是先做自己,再积极影响带动孩子,并在关键时刻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支持帮助。第二件事是当得知栋哲筱婷瞒着双方父母私自领证后,林武峰宋莹第一时间对孩子对亲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可以感受到这对父母的可亲可敬。第一时间拿出父母的担当,帮儿子承担后果及时补救,并说服儿子理性放弃请假保住刚捧回的工作饭碗,为将来筱婷调来广州确保坚实的后盾。之后第一时间带钱带物赶往苏州取得亲家的谅解。剧中人物有个细节把握得很好:在那个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时代,就连广州这样的前沿城市坐飞机还要单位开介绍信。林武峰向厂里请假未被允后,立马帮宋莹开介绍信买飞机票而不是坐火车赶回苏州亲家家。这也给亲家一个台阶和面子。林家父母这种圆满、及时、正确的补救实在是把握住了很好的火候,让原本关系深厚却因儿女婚恋伤及亲家颜面、命悬一线的两家危机得以及时修复。其实,只要林家及时出现在庄家,至于带什么礼物,给不给筱婷酒席钱,甚至栋哲有没有第一时间来负荆请罪啥的,已经不重要了。将心比心,何止是装超英黄玲明事理,天下的父母都是为女儿之计深远,为了亲爱的女儿的未来,为了那个用心血浇灌长大的小棉袄在人家过得幸福,不受任何委屈,只要那家人来了,只要表明了态度,一切都可以不计较!但是,也正是为了女儿将来生活的幸福顺遂,这个时候的台阶、面子甚至虚荣也还是要得的!

综合以上三个家庭,真心期望:做父母的希望都能做林武峰宋莹那样的父母,让我们的孩子都如栋哲般幸福、幸运;万一不幸遇到了观念老旧自私又不懂变通的父母,那你就尝试着做个黄玲那样的妈妈,冲破重重障碍为子女争个美好的前程;若是实在不幸爷爷奶奶父母都不能指望时,你就做成李佳,早早成熟,早早自立自强,想尽千方百计也要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看《小巷人家》,大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为一家之言。观点若有不妥甚至冲撞,望海涵。

相关文章

  • 野生花

    青苔小巷野生花,幽居深简逐情赊。斗室蜗牛观天下,别样雅致有人家。

  • 小巷,几人家

    古巷里,发出浓浓的古朴气息。 “阿楠,不要去!”小静试图阻止。 “小静,我只是去看看,看看那个传说是不是真的。”阿...

  • 杏花微雨里的小巷人家

    生在南方,却只见过南方的炽热,没瞧见南方的婉约。 小时读“红豆生南国”“橘生淮南”...

  • 41观卦上 观察瞻仰

    观就是一方面看人家,一方面被人家看。我观你,你观我那就叫观。观卦就是我来了以后我所作所为经过这段时间,我把我...

  • 如何教养出“别人家孩子”——爱孩子的520密码之“5.1——眼到

    有的家长喜欢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孩子对比,比如,“你看看家的,听话,乖巧,成绩还好......”,看别人家孩子怎么都...

  • 嘉兴 | 小巷深处有人家

    最好的风景, 无非是, 它始终在这里。 我来时晴空万里。 我走时大雨倾盆。 天下有那么多小城, 而我走到了这里。 ...

  • 乌镇

    小桥流水人家.... 古老小巷...

  • 小巷

    小巷 这是一条极其不起眼的小巷,小巷里的人都叫它幸福巷。 小巷不是很长,也就百十来米的样子,住着十来户人家。 小巷...

  • 播了8集稳拿9分,这部口碑新剧不该被冷落

    看剧观影,全平台同名:神游电影,关注我,为你奉上新剧好片! ---------------------------...

  • 新旧观念

    时代日新月异,许多的观念与习俗已经无法跟上这个社会,那么在它们进行碰撞的时候应该怎么对待呢? 我认为,不能够一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小巷人家》,看三代人的新旧观念对比(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qp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