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心理简友广场
第十一章 一代文宗欧阳修(1)

第十一章 一代文宗欧阳修(1)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2-03-08 14:33 被阅读0次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祖籍吉州永丰(今吉安市永丰县),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

初识欧阳修,是通过他那篇名扬千古的散文游记《醉翁亭记》。

有别于韩愈的雄肆、柳宗元的峻切,他的文笔简约通达,平易晓畅又圆融轻快,字里行间浓缩了滁州秀美的山水风光以及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他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或者说由他领导推行的北宋古文运动,结束了骈体文长久以来的统治地位,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提供了一种便于论事说理、抒情述志的新型古文。

由此,欧阳修也成为一代文章宗师,跻身于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随着阅历的增加,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史学家,曾与宋祁等合著过《新唐书》,独自编撰《新五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二十四史,他一人名占两史,这在史学领域是极为罕见的。

相对而言,欧阳修诗词方面的成就不如他的文章。作为宋初的婉约派代表,他承继了李煜、冯延巳的词风,更加注重词的抒情功能,进一步用词抒发人生的自我感受。另一方面,他积极汲取民歌精华,使得词风更加通俗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与后来的柳永词遥相呼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欧阳修为官一生,政绩平平,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伯乐。他眼光高远,胸怀广阔,相继推荐过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以及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提拔。

几乎可以这样说,是他一人奠定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础。

接下来欣赏他的作品。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夜:元宵之夜。

甚至,连上面的“元夜”两字,我都不想注释。因为这首词实在太过浅直平易了,连孩童一看,都能马上理解、领会。

然而真正好的作品,如果撇开政治或思想内容,在艺术上必有过人之处。而洗尽铅华后的自然、朴素、简洁和凝练无疑是所有艺术技巧中最重要的元素。不仅如此,真正优秀的经典一定是那些让人感同身受但又无法确切表达的作品。

譬如,我们大都有过中秋赏月的经历,但很难写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般看似白话却意蕴深长的诗句;我们无不向往悠游闲适的山水田园生活,但即便有一天真正亲近了田园山水、花鸟鱼虫,也难歌吟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旋律;我们无数次经历过春风细雨的滋润,但终究无法吐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类清淡语言。

就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但欠缺敏锐的观察力,还由于自身学养不够,就只好拼命堆砌文字,故作高深之语,却最终落入花哨、空洞的泥潭里了。

由此看来,干净,简练甚或拙朴就显得尤其可贵。而,本词的作者欧阳修,在韩愈死后近二百五十年,做到了。

我始终认为真正优秀的经典诗词只能意会而无需言传,就如这首《生查子》。“月上楼梢头,人约黄昏后”,毫无疑问,是大多数青年男女相恋时体验过的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景。

只是请大家记住,一定要珍惜你生命中出现的那个爱人,如若不然,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时,“泪湿春衫袖”又有何用?

又:部分学者讹传《生查子·元夕》为朱淑真《断肠集》作品,并以此批评朱氏有失妇德,我认为不可采信。不可否认,朱淑真有创作此词的动机和可能,但文笔功力以及词风特点毕竟与欧阳修相距甚远。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驿馆。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摇征辔(pèi):策马远行。危阑:高楼上的栏杆。平芜:绵延不断、向远方伸展的草地。

词意:

旅舍外的梅花已然凋败,溪桥边的细柳正在垂丝。和煦的春风送来青草的芳香,而你正策马扬鞭奔向他乡。目送你渐行渐远的背影,止不住的离愁就像春水般遥远而漫长。

分手后,我常常柔肠百结,珠泪暗淌。多少次想登高远望,却怕触景情伤:因为极目远眺,虽说可见绵延的芳草地外的青山,而你,更在渺远青山的另一旁。

以乐景写哀情,由实景至想象,作者采取实中寓虚、化虚为实等艺术手法,将一腔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小令语淡情深,意境悠远,确实算得上婉约词中的杰作。

早春时分,梅花飘雪,杨柳堆烟,春风花草香。可在这融和明媚的春色中,他却要辞别深爱的女子,独自踏上征程,远赴他乡。

溪桥边,她有没有折柳相赠?他是异地求学还是省亲后要返还朝堂?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走得决绝,空留下她,在桥的这头张望,也同时把无穷尽如春水般的离愁留给了她!他走后的日子里,她终日以泪洗面,柔肠寸断;也曾想要登高瞭望,可除了辽阔的芳草连连,就是芳草尽头横亘无际的丛丛山峦,哪里还有他的踪影?

这是欧阳修早期的作品。

其实,欧阳公年轻时一点也没有宗师的影子,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只是“风流”二字。时人对其恃才放旷颇有微词,指责他有才无行。

这些都是风流惹的祸。

他谈了太多次的恋爱,自然因此留下了无数情债。当然,他也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这是后话。

相关文章

  • 第十一章 一代文宗欧阳修(1)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祖籍吉州永丰(今吉安市永丰县),...

  •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近年的文学史都专门为陶渊明开辟了单独的一章,这真的是文学史的进步。 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

  • 戏说欧阳修

    戏说欧阳修 一代文宗欧阳修为我乡先贤,道貌盎然,学问俨然。一日偶读欧公轶事,读之捧腹,戏录记之,一乐。 ...

  • 欧阳修

    一代文宗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水酒。 栽李布桃满天下, 敬叔恩母一片厚。

  • 一代文宗欧阳修

    晏殊在主持科举考试的第一年,出了一道信息不足、有歧义的题目。他希望在考试中有考生能发现这个问题。 有一个小机灵鬼不...

  • 挑灯看残宋: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风流韵事

    欧阳修(1007-1072年)是宋朝的一代文宗,苏轼的老师,年轻时不仅才华横溢,还风流倜傥,留下很多佳话,也被人编...

  • 欧阳修 一代文宗(一)

    这是一座极为偏僻的小城,贫穷而闭塞。虽然早在春秋时代,已号称汉东大国,直到宋真宗年间,这个叫随州的地方都无人问津,...

  • 欧阳修 一代文宗(二)

    天圣明道间的西京留守府真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首先,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在北宋前期的政坛上,他是一个充满权力欲望的...

  • 一代文宗欧阳修(4)

    今天就要告别欧阳修,说再见前,让我们再跟他多亲近会,看看他风流不羁到何种境地。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

  • 一代文宗欧阳修(3)

    今日只欣赏欧阳修的一首词,再说点别的。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 一代文宗欧阳修(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ka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