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第四期写作活动
一
初三毕业那个暑假对于羽汐来说是最为漫长也最为煎熬的夏天。一整个夏天都是愁云惨淡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在哪里,不知道能不能走出那个想要逃离又不舍留恋的小村庄。

小时候每次交学杂费用,羽汐总是班里最后一个,被老师催促着点着名,最后还是交了的,但每次都得反复给父亲磨说,磨到最后没了耐心的哭鼻子,父亲才会同意给交。他总是会说迟早会给你交的,学习要是有要钱积极都好了。
记忆中每年每次交学杂费时,羽汐最后总是要哭一场才作罢,好像父亲没来由的说辞也都一样,每一次都让羽汐感受到学费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和对待,否则都对不起自己那顿磨合和那场眼泪。
羽汐很聪慧,小学班里人数不多,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数一数二的,她也从没有觉得学习有什么压力,无忧无虑,充满自信的就度过了她的小学生涯。
羽汐还是有梦想的,并且梦想很多元,很小在电视上看到女中豪杰的大老板,一袭又酷又飒的黑色服装配墨镜,身后一群保镖护驾,一出场就气场爆棚。她就想着长大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公司,做有决策权的大董事长。还有很多梦想要去的地方——丽江的一米阳光,想要做歌星,想要去看海……
这一切的梦想都得走出去才能实现,要去县城上高中,然后上大学,去向往的城市邂逅想要遇见的人,一步步的去实现梦想。
二
初三的成绩就决定着能不能上县里最好的高中,未来能不能有更好的机会,所以初三的那个暑假,羽汐是忐忑的心情,一方面怕自己与想要的未来失之交臂,一方面又担心着自己将来上高中和大学的一系列学费问题。
如果成绩真正特别的出色也好说,怕就怕在成绩上再卡壳了,最后进入两难的境地,坚持上高中就要额外交很多的学费,放弃就会变得没有希望,一直以来都争强好胜的羽汐,若是看着村里的其他小伙伴都上了高中大学,定会在心灵上遭受不少的打击。

上了初中后羽汐都是很努力的那种,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全家就靠爸爸农闲时到附近的石料厂打零工赚些零用钱,她在生活上很是仔细,没舍得买过新衣服,没舍得吃过零食,每周除了粮票(粮票是家里的麦子兑换的,一张粮票100格,一格代表一两,一份粥一两,一个馒头2两),就花两三元的菜票钱。
在学习上她可一点都不敢示弱,当时是到镇上上的初中,班里的学生都是周边各个地方的孩子,在她们村里,她还能算得上是佼佼者,可来到初中后,遇见的人都多了,学习比她突出的也不在少数,她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底气与优势,她明显的感觉到了学习的压力。
后来她逐渐的到了初二初三,在学校的多次大会上,她又一点点的体会到竞争的压力,不努力就上不了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学,最后还得回家以种地为生。她看到周围很多孩子家庭条件都比她要好一些,即便是农村的经济也比她家宽裕。
羽汐出生都没有见过奶奶,听说奶奶一直身体不好,还有肺气肿,4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即使活着的时候也天天都是病秧子,不说下地干活,一家人的伙食都没有力气搞定。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个女人生了四五个孩子,还得把孩子们拉扯大,都已经耗去了自己半条命。爷爷在奶奶去世后不久都瘫痪了,不仅不会走路,人也老年痴呆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全靠药物维持着。
没有爷爷奶奶的帮衬,还得肩负伺候老人,给老人看病买药的负担,爸爸作为老大不仅得要操劳自己的小家,还得操劳弟弟妹妹的未来及婚嫁。所以家里光景自然都比其他家有差距。
羽汐从来都不在乎这些差距,她觉得只要她足够努力,将来的一切都是会好的,只要她努力考上高中,上了大学,未来她也会让家变好的。她决心要改变,要让父母也跟着她脱离苦海。
条件好的同学都开始上预科辅导班了,羽汐的假期还要放牛,干地里活,还得照看比她小十几岁的弟弟。在学习上虽说很是努力,也不是最出色的,不过也勉强可以。考高中的分数线也是一年一个形式,一年一变。羽汐是属于有希望的行列,老师们也很器重这个有上进心的女孩。
初三的那年各种大考小考,以此来确认能上高中的名额,被老师选中的好学生,都有机会搬到新宿舍去,有老师们重点辅导和看管。她们学校选了28个人左右,分了两个宿舍,女生十几个人,羽汐就在其中,但她的成绩在16名到20名徘徊着,发挥正常的话,完全没问题,若是发挥失常就不好说了。
对羽汐自身而言她就是非常的有压力,压力在身体上都能表现出来,可能加上营养补充不够,她晚上睡觉做梦,白天上课睡觉睡不醒,她也想努力,可身体却不配合。她开始脑神衰弱,头痛的厉害,吃了药缓解会好一些,但吃药也是很贵的。

初三的后半学期,她总是头痛欲裂,失眠,她想学习,但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她在给自己的身体做斗争,痛苦的挣扎着。周末回到家,爸爸也是不住的给她做思想工作,给她压力,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还有一个月就中考了,羽汐因为压力大,月经失调,一个月一直都来月经,来的不多,但持续不断,这些身体因素都让她格外的苦恼,治病调理都需要钱,还得需要时间。周末回家就一天多,爸妈一心想着她的中考,她身体上的疲惫与不堪,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着。
很快就迎来了中考,她太想考好了,她努力调整好状态去积极应考。考试也还算顺利。接下来就是暑假等成绩,等高中的录取政策和分数线。
三
考试结束后有个估分环节,羽汐根据老师们给出的答案,估分450多,相比较而言并不算很理想,在边缘化地带,不是很乐观,属于不上不下的节点,最后只能等分数线公布后看。不知道人家要招多少人,分数线到底是多少,分数线是根据录取人数向下推的。
从估分开始,羽汐便开始闷闷不乐了,她对未来开始充满了迷茫。感觉未来好像充满了不确定,她在脑海里反复的想考不上高中后无望的生活。
爸爸从她估分的情况分析,也很焦虑,也是充满了忧愁,爸爸肯定也在反复的考虑到底要不要让羽汐继续上高中,花费大是一方面,自己下面还有个小儿子要养,供羽汐上高中上大学可是一笔不少的花费,对于没有存款的家庭来说真的是挺难的。
高中在城里上不说,也不再是义务教育范围了,收费都是很多的,生活费,住宿费,书杂费各样都不少呢。对于一个农村的中产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别说对于羽汐家了。爸爸必须努力干活,平日里还得省吃俭用。
走一步说一步吧!在爸爸心里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高中上大学,将来出人头地。羽汐爸爸那时候学习成绩也特别好,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也是相当高的,就是因为家里穷,又加之他拉牛肥下坡弄伤了腿,没钱治腿更没钱上学,不治腿就残废了,还怎么上学,包腿要紧,不得已把分数卖给别人,自己在家做了农民。
其实羽汐爸爸是不甘心的,心里就更想要孩子将来能够为自己争口气,好好读书,走出大山,不用再吃苦受累,过不上人上人的生活,所以一直以来羽汐爸爸都很重视她的学习,即使在小学三年级家里最穷困潦倒的时候,爸爸去城里回来还不忘给羽汐买一本好的作文书。对于羽汐来说那是最为珍贵的礼物,那本书陪她度过了整个小学。
四
分数线没出来前,一家人心里都是忐忑的,家里的气氛很压抑,每个人都满脸的愁容和唉声叹气,羽汐也特别怕让爸爸失望,此时她就是全家的希望寄托。
她不敢看爸爸的脸,爸爸的愁容让她觉得内疚和难过。爸爸看着她估出来的不理想的分数也是分外的忧虑,羽汐觉得爸爸不再慈爱了,同时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他的慈爱。家里的气氛让谁都觉得不快乐。妈妈看着爸爸和羽汐也是心焦的不行,不过还好她是乐观派。
羽汐觉得家里呆着真的是让人窒息,出去别人都会问分数聊成绩,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中考生的分数,羽汐怕极了别人的盘问,觉得自己很挫败,甚至都有种不想见人的冲动。沉默寡言,也不出门,每天都是一遍遍地想自己的未来。
妈妈看羽汐的状态也不是个事,就让她去外婆家的山里帮助外婆放牛。外婆家住在深山里,只有她一家人其实只有外婆一个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是太孤寂,太冷清了。放在以前羽汐是不愿意一个人在外婆家的,太无聊了,每到夜晚,外婆劳累一天早早的沉沉睡去,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就会陷入深深的孤独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去放牛也是一个人,外婆去山上挖药赚钱,一整天都没有个说话的人。

可这次羽汐着急逃离天天被成绩拷问的生活,她想出去喘个气,也想要逃避残酷的现实选择,外婆没文化也从不关注她成绩的事,的确可以静一静。可逃离了家,成绩的问题也是挥之不去的,不过在外婆这里不用时刻面对成绩问题。
五
不管怎样的逃避该面对的问题,迟早都是要面对的。分数线出来了,羽汐的分数451,高中分数线457,差了6分。羽汐的目标是县一高,一高很大,一级就有20多个班,将近2000学生。各方面的设施也比较好,吃住条件也相对好很多,给镇上的初中相比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好。
羽汐报的第一志愿就是一高,要想上这个高中也是可以的,分数不够可以拿钱上,以羽汐的分数至少得交四千元,才能有入学资格,这还不包含学费,书杂费,住宿费,还有每周的生活费,吃穿用度,算下来真的是不小一笔呢。
羽汐想上,她们学校考上25个,她第28名,她是发挥失常,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一个人太想要什么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她觉得她只是一道数学题的问题,就与她梦想的高中,还有美好未来错过了,她一点都不甘心,但她又不能不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
村里有两个孩子平时成绩没羽汐好,她们报考的二高,并且过了线。她们都能上高中,而平时成绩不错还努力的羽汐就不能上,羽汐想到这里就更是不甘心,越不甘心就越痛苦,但她又决定不了。
爸爸也在逃避,在石料厂工作一直不回家,也不面对羽汐上学的事,眼看都要过了报名时间了,大家能上的,想上的都报好名整装待发的等待开学了。羽汐却只能在家焦虑着,妈妈都看的有些心疼。
妈妈没文化,她想让孩子上学不能将来像她一样苦,她没有钱,但她说她可以努力赚钱,不管怎么说都得让羽汐去上高中。
那个夏日的下午,妈妈和羽汐一起翻过几座山去找爸爸,让爸爸带她去报名。爸爸也不是没想过,只是爸爸不知道怎么抉择,羽汐也是,她觉得是自己没考好,爸爸妈妈也不容易,如果爸爸真不让上,就选个专业上个中专早点到社会上打拼赚钱。
爸爸看到妈妈的坚决,也看到他同事的劝说,他就决定回家收拾收拾带羽汐去报名。
他想着如果通过关系托人说一说看能不能少拿点钱,让羽汐去上一高。爸爸是地地道道的正直又老实的农民,一辈子靠自己的劳力吃饭,不曾求过人,活得也是坦坦荡荡的。
羽汐爸爸高考卖分给的那个同学,已经是县里的领导,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要是找他说或许能帮上忙的,可找他也不容易总要过他媳妇的那一关,他媳妇是个特别势力的人。羽汐爸也没求过人,虽然曾经也算是个文化人,可骨子里也不甘示弱,没想过求人。这次为了自己孩子,他还是下定决心去找他同学了。

羽汐爸爸早早的起来收拾干净,带着羽汐去找同学,结果到了县城里,下了车在路边一直抽烟,来来回回的踱步抽烟,最后还是决定不去找人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只是到县城的路边坐坐就回去了,他神色凝重,羽汐也没有问,只是默默的跟着,但心里却体会到了爸爸的难,没有钱难,求人更难,求人不如求己。
六
回家后羽汐爸爸就找人卖了家中的两头牛,那头公牛是母牛的儿子,从羽汐小的时候这两头牛都在她们家里,每年放假都是羽汐放它们的,这下羽汐该上学了,家里又没有什么积蓄,只能把牛先卖了,后面的费用以后边干活边付吧。
两头牛再加上一个小牛犊一共卖了四五千,也是着急卖,价钱上也多少会有些低,总之算是决定了一件大事。
第二天羽汐爸爸就又带着她去县城了,这次直接去学校报名交钱了,羽汐爸爸把情况告诉了校长,校长也是一脸的感动,拍着羽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家里也是真不容易呢。
终于羽汐也可以去上高中了,还是县里最好最优秀的高中,不管是从教学水平,还是设施建设方面都是一流的好,可羽汐却并不以此为傲,她的心里有期待有内疚,有喜悦有难过,复杂无比。
为了上这个高中,家里真的是被瞬间掏空了,接下来就是800元的住宿费,700左右的书杂费,每月200元的生活费等在等着他们。
这次交学费,羽汐没有苦恼只有沉默,她在面上没有哭,可在她的心里却因感动流泪,因内疚流泪,因心疼父母心疼这个家而流泪。她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家人的期待。
可能交一次学费是很正常的事,可在羽汐家却是一个天大的事儿。
在那所高中里羽汐遇见了很多的人也交了很多的朋友,她度过了最美的青春年华,她长了见识,有了去看更大世界的可能。
养了十多年的两头牛,它们是农民的好帮手,却为了羽汐上高中做出了牺牲。
现在的羽汐依然很努力,生活的不算特别好,但也算很不错了。比同村的同龄人都要好一些,有正式的工作,积极乐观上进,不知道当初不上高中的羽汐后来会怎样,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遇见什么样的人生。
那时父母的爱和支持让她知道自己是那样的被爱着,她觉得她是幸福的,值得更好的,所以也一直在努力着。
七
只是多年以后,那个每次交学费都不积极的羽汐爸爸却离开了,当羽汐可以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来报答他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可那天羽汐爸爸带着他去求人时街道上的徘徊让羽汐记忆深刻,也深深的教育了羽汐,羽汐一直很努力很上进也很优秀,那次交学费的事,也深深刻在羽汐的记忆里。
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