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完了干老师的第二单元解读。整个逻辑思路清晰,有了教学设计主方向。
首先,他对大概念提问策略进行详细解读。提问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本单元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角度有三个,归纳为从内容问,从写法问,从认知问。
那这个单元的课文怎么上?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那么第一篇课文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生自行阅读课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把问题写下来,然后整理成为问题清单,让学生说说从这些问题发现了什么,而不是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再针对归类后的角度进行提问。那么,回答完这些问题,老师提供一些预设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带入深度阅读。过程就完成了大概念的重构。
第六篇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也是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问题清单的整理思考,从哪些角度提问。总结出三个角度的提问方式,然后老师通过预设问题来学生的思考,带入深度。最后课后练习进行大概念的迁移。
而《呼风唤雨的事迹》这篇课文做法与前面相同,但这里主要是要学会筛选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蝴蝶的家》这篇课文,与前面课文不同,这一篇是略读课文,前面都是小组合作提问,而这一篇需要一个人完成提问、问题的分类、分析并解决。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个文本不是科普文,而是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提问的角度应该从写法入手。
四篇课文学完后交流平台进行总结。策略单元的教学与前面精读课文的教学完全不一致,切忌不要一开始进行文本阅读解读。
对于老师来说,难度在于如何预设问题把学生思考带入更深度理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另外,就怕存在一个问题,学生提不出多角度问题,或者问题水平不够,这样课堂推进就会有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