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美容发展史

中医美容发展史

作者: 系统健康 | 来源:发表于2024-12-12 07:12 被阅读0次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前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 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祛斑、美发、除粉刺、除疣、除臭散香6 大类1233 首美容方剂,269 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的贵族服务的。
远古至秦汉时期,是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疕”、“癣”、“疣”等损美性疾病。
殷纣王时期,有“燕脂”, 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战国时的《山海经》146 种药物中, 有12 种与美容有关。
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 个。
秦汉三国时期是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 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 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 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 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
另外,汉代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 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 首。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 本书, 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 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 卷中, 而《肘后备急方》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 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 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 种。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 列方81 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 列方56 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 列1 论, 39 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 列药9 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 载食药260 味, 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 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 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 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 首, 美眉发方87 首, 澡豆方9 首,口脂方3 首, 美手方3 首, 香体熏衣方10 首, 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 首。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 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 首。其中美发方9 首, 香体方4 首,美手方7 首, 去除面斑方11 首, 保健方3 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 首, 香口方9 首, 香体除臭方43首, 除疣方19 首, 除瘢痕方17 首。依此思路, 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 方, 294 种药物。总之, 两晋至唐间, 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 不仅初步体系形成, 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出版的几部大型方书,均收载很多美容方剂。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 共列方187 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
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
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 余首, 丰富了美容范畴。
明清时期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 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 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 大门分21 类, 列方747 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
此后至清代,宫廷美容达到高峰。慈禧对于中国中医药美容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对美白方法的重视可谓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美容发展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co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