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视觉画书 | 猫叔《一年顶十年》11-社群篇

视觉画书 | 猫叔《一年顶十年》11-社群篇

作者: 楚汐思读绘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10:07 被阅读0次

为什么要做社群?或者换句话问,我们为什么要参加社群?

除了本能的归属感需求外,我自己参加社群还有两个小目的,一是希望社群这个小圈子能够起一个杠杆作用,撬动起我的行动力,打趴我的懒癌😂;二则是社群里的优秀伙伴能带给我极大的激励,也进一步加强我的行动力。

但是,打开手机一看,齐刷刷的一整屏的微信群,扪心自问,有多少是我们一时头脑发热而加入的?有多少是真正能给我们提供价值的?又有多少是我们经常会积极发言活跃其中的?又有多少是默默潜水的?还有多少是基本上不怎么会查看信息但也不想删掉的?……

诚然这其中有一些是和个人的性格相关,有的人就是不太习惯在社群里活跃,也有人就是喜欢默默潜水,悄悄学习……但不得不说,没有参与感的社群,连接的有效性必然会被打个大折扣。

凡事只有自己积极主动参与了,才有可能收获最大化。

那么,作为社群的建立者,可以通过哪一些方式来更有效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猫叔总结的这一系列建议里,我结合自己亲历过的一些社群体验,想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1,收费社群

猫叔的大白话 “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一下子就把我逗乐了。简直是直击人性的弱点有木有?

之于我自己,对于那些还另设有押金制度的社群,更是完全没有免疫力。只要简简单单地一个说明 “完成全部作业后可退还押金”,就足以让我老老实实跟上所有的进度,乖乖地完成作业 😂

这其中还有个很微妙的点,一旦我们因为某些不可控的原因不得不中断一次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有很大的可能性 “破罐子破摔” 了,即,反正都达不到退还押金的要求,那接下来就没必要继续 “强迫” 自己交作业了吧?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心理,相信不止是我一个人才会有的吧?😂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会付费参加社群,肯定是社群有吸引我们的点,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积极主动投入呢?

还是因为人性本懒的缘故吧~ 稍不注意,我们那个愚蠢的大脑,就会自以为只要付费了,知识也就手到擒来了。所以才会买了一堆书,不看!囤了一堆课,不学!

从这个角度出发,想要打造更有活力的社群,还需要:

2,培养优质运营团队

运营团队成员,除了日常的社群运营,比如群规的维护,群成员的管理外,还尤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多向优质社群学习运营经验。

2)社群运营过程,要时不时安排些小惊喜的体验,以便黏住成员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3)结营时刻,更是要留下闪光瞬间,才能让成员意犹未尽。这点尤为重要,我们常说的 “虎头蛇尾” 便往往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4)配置采访官,采访社群里值得访谈的成员,整理成采访稿对外发布,既能提升被采访者的成就感,让其他社群成员可以有更真实的榜样激励感,还能宣发自己的社群。简直是一举至少三得!

除此之外,在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些社群里,还有这么几个体验让我印象深刻:

1)积极挖掘社群成员的优势特长,安排不定期的分享,既是对社群成员的福利加餐,同时也是对于分享者的最好激励,让彼此都多了一些连接的机会。

2)大社群里再分建小组,组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辅导员,点评官等人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追踪到每个成员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3)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奖项,定期评选;还可以在结营时让优秀学员分享…… 诸如此类有仪式感的活动不妨多多益善。

3,重视线下活动

最后一点,猫叔分享的线下活动的重要性,一句话: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

确实如此,隔着屏幕,不管多热闹,始终还是差了点。线下活动除了更能增强彼此之间的连接外,还能制造彼此的共同记忆,既能为成员所津津乐道,还能积累社群的宣传材料。

最后的最后,超级喜欢猫叔的一句话:给足成就感,他就是你的人!

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各位的社群体验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觉画书 | 猫叔《一年顶十年》11-社群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pz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