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会结束后,柜面的内勤联系我,有一个我的清单客户过来办理保单贷款,让我到柜面过来在手机APP上操作一下。
我到了柜面,看坐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士,走进一看。
“怎么是你,李姐”
“咦,怎么是你啊,你怎么到这家保险公司来干业务了?”
这位李姐和我算是老熟人了,我在前任公司的时候,她和我经常有业务往来,我算是她的甲方。我看见柜台上放着七八份保险合同,我突然想起她好像之前也在现在这个保险公司干过。
“李姐,怎么过来办保单贷款了?最近钱紧张了?”
“是啊,这几年大环境不好,都挣不上钱啊,这不还有这么多保险该交费了,没钱交啊。只能把交过的保单申请保单贷款,然后交快到期的,然后再用交过的保单再贷款交其它快到期的保单,就这么倒着交着呢”
“这确实也是个办法,不过你这保险意识很强啊,保了不少啊”
“嗐!那还不是之前也在这个公司干过兼职外勤么,那会大环境好,自己业务也开展的不错,挣了些钱加上有时候要过考核,结果不就给自己也买了不少,都交了这么多年,想退又觉得不划算,就凑活着这么交着吧”。
“就是就是,那就先交着吧,坚持坚持就都交完了,我这边在手机上已经帮你操作了”。
“那好,那你先忙吧,柜面还得办一阵子”
“好,李姐,那我先上去了,闲了打电话随时联系”
李姐这个情况并不少见,疫情前的经济形式好,买保险的人也多,保险公司招聘的业务人员也多,但是招进保险公司后其实都是客户,用业务压力、考核这些一施压,很多新人为了完成任务就只能从亲戚朋友开始切入或者自己购买,有的业务人员给自己购买了几十件保险,就是为了过公司的考核或者保级。疫情前监管部门当时对自保件的管控还不是很严也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疫情后,大量客户退保,大量业务人员离职后也退保,有些退不了的就通过自媒体发视频说自己买的几十件甚至上百件自保件都是公司为了任务逼迫购买的, 要求全部退保,引起了监控部门的重视,后来监控部门对业务人员的自保件进行了加强管理,减少了自保件给业务人员带来的利益,情况才有所好转了。虽然情况有些好转,但是保险公司招业务人员的逻辑其实还是没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