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是个很熟悉的词,但它背后的历史我却一直不是太了解。这次看《宋朝简史》这本书时,一开始提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一部分历史,其中就有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的始末。
936年,后唐将领石敬瑭太想当皇帝了,他在晋阳(今山西晋源)举兵叛乱,同时向当时军事力量强大的契丹求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由雁门来驰援石敬瑭,并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史称后晋。
石敬瑭与契丹约为父子之国,石敬瑭就是儿皇帝。同时,割幽(燕)、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蔚、朔十六州(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给契丹,另加岁贡帛30万匹,辽人最后出兵消灭了后唐。
燕云十六州是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地位。它位于北方长城的南部,长城的作用自不必说了,可以为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燕云十六州被拱手相让后,中原王朝就完全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门户大开。同时,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也就失去了它的保护作用。
从此,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犹如探囊取物,来去自如,这对后晋之后的任何一个王朝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重新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代王朝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被灭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将其完全收复。
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1234年,蒙古灭金朝,占有旧金之地,这其中包括了燕云地区。元朝建立以后,对燕云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
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直到公元1368年,才被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玉春收复。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军事才能确实卓越,而且当时元朝已是内忧外患。所以,朱元璋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所以,这个月学习宋元历史时应该还会涉及到关于燕云十六州的内容,毕竟两宋都把收复燕云十六州作为首要的军事目标,后来在元朝的统治下,它仍旧发挥着强大的政治、国防和经济价值。
以前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频繁听到燕云十六州,但对于其重要性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算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