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经历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对应结构思考力的三层次模型。
第一步,明确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知道自己对这个问题原本是怎么思考的,只有知道原来的思考方式,才能够调整它。
第二步,用科学的方法重新梳理思路,自己想清楚、想全面,从而 针对问题做出有效的决策。
第三步,保证解决方案可以顺利实施,并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一个向内或向外呈现的环节。
解决问题是这样的,沟通表达也是这样的。试想一下,当我们接收一段信息或者表达一个想法时,如果我们不知道信息的本质或者想法的结构,怎么可能把它说清楚呢?最好的方法是,在向外输出之前,看看信息的本质或想法的结构是否清晰?如果不清晰,我们就使用方法和手段让它变得清晰,便于我们的表达,利于输出或沉淀。在结构清晰之后,想要表达好,有一个特别好的选择,那就是“形象表达”,即思维可视化,这就是三层次模型中呈现部分所强调的本质。
所以,三层次模型可以完善思考、表达路径。
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觉察现有的思维,并且判断它是否清晰。
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如果思维不清晰,就要对它进行重构,梳理清晰。
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基于清晰的思维,要传递或储存信息,有一个好方法,即形象表达。
在了解该模型之后,再联系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好多人在汇报工作或讲述一件事情时候,往往说了一大堆,自己竭尽全力,讲的口干舌燥,别人也没听明白,听的一头雾水。按照结构思考力三层次模型来分析,这种现象一个是汇报讲述者没有结构思考力,二是没有把所讲述的内容梳理清晰,所讲述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想起来什么讲什么,不能结构化呈现。三是形象表达还有待提高,肚里有,表达不出来、不清晰甚至不会表达。
在以后工作中,要学习和应用结构思考力的方法,把结构思考力三层次模型有意识的灵活应用于平时工作中,从而彻底掌握结构思考力的精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