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被家长控诉。起因,班里一女生的板凳裂成两半,按照学校制度,损害公物要赔偿,因此同事要求学生上交10元罚款。同事是这个班的班主任。
第二天,家长找到办公室,情绪很激动。他们认为自己的闺女性情温和,绝不会做出损害公物的事情,至于板凳为什么碎了,班主任应该在调查以后再做出惩罚决定。
同事性格本就火爆,一看家长态度不善,不让她开口说话,她也火了,索性不再理睬这对家长。最后家长闹到了校长室。
事情发生后,大家都在背后议论。大部分教师认为,这件事情的处理,班主任确实太过草率武断,态度也不够温和,所以才惹恼了家长。退一步讲,即使家长做得有点过火,作为老师,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没必要跟家长较真,因为一旦真闹起来,受伤害的还是教师自己。现在只要师生之间出现纠纷,社会舆论都是一边倒。
可是站在同事的角度,她也感觉憋屈。家长来了,不问青红皂白,朝她大吼大叫,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她。她认为如果自己一味让步,后面就无法进行班级管理。所以虽然校领导找她谈了话,但是她依然不认为自己做得有错。
这件事情,其实只是教师日常生活中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就如一滴雨落在水面上,除了一点点涟漪,再也不会留下什么。记录下来,只是也会因为教师与家长似乎越来越走向对立面,似乎大家都有宿怨,就这种关系,还谈什么家校联合育人?
不想发牢骚,只是有时看到网络上对教师种种斥责的声音,心里都会有些悲凉——为自己不够理智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的同事,也为过于爱惜羽毛的家长。什么时候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有效沟通,互相理解,或许我们的教育还有一些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