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的《红罗裙》讲述了来自中国的寡妇海云为了儿子健将嫁给了移民国外的周先生,以红罗裙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男性和女性地位的一种思索,也是作者对女性恋爱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思考。
海云作为女性觉醒的一代,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局限性。她单恋“篮球中锋”却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中级军官”只为了生一个儿子,可以看出她未能突破传统的观念,思想仍旧处于被男性主权压制下。和周先生的儿子卡罗相爱,表现出海云爱情意识的觉醒,但是终究未能挣脱她自身局限性,她被动接受卡罗的爱恋,却毫无自尊地在周先生面前亲手脱光衣服。
“红罗裙”是本文最重要意像,意义深刻,含义蕴藉。“红罗裙”代表了海云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如同张扬的红色罗裙。她穿上它,美丽无双,却甘愿为了儿子牺牲了自尊,更是放弃了爱情,永远被禁锢在异国他乡的“城堡”里,美丽依旧,却不再鲜活。而“红罗裙”也是海云的儿子健将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获取的,使其具有的含义更加深刻。
全文叙述平实,没有夸张或者华丽的词句,语言生动老练。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而人物心理刻画极为细致,更加注重环境氛围的描写。异国他乡的生活让海云夫妻二人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闭塞的环境给人压抑紧张的感觉。周先生国外居住几十年和周围的人仍旧处于陌生阶段,文化的差异让海云直接拒绝了周围的友好,瞬间让文中氛围变得压抑,空间变得闭塞。
结尾处夫妻二人的性爱生活更是突出了两性之间的矛盾,像是一场战争,不存在和谐共处,只有征服与被征服,两人之间静止和动态形成的鲜明对比。
全文反映了作者对女性人格意识觉醒的思考和不能打破传统意识的深刻的忧思,也是作者对爱情和人格自尊的另类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