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微妙的中庸之美

作者: 美食控TEL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9:54 被阅读0次

《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

孔子谓之“乐而不ying,哀而不伤”,何其微妙的中庸之美。

在我眼中,《诗经》是一种艺术,抽象而又具体。抽象的是她所带给人的奇妙享受,而具体则因为她真实。

当一个人的身心,在某一个午后,完全的进入一种恬静的状态。那些带有灵动气质的诗句进入心扉,带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神秘朦胧美,营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和谐宁静,送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画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青涩爱恋。那样的享受是花钱购物所不能比的。那是一场灵魂的盛宴,是美的潜移默化。

张爱玲曾说:“你年轻吗?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我很欣赏这一观点,因为它真实。《诗经》的另一点美,亦在于她的真实,就是孔子所说:“食色,性也。”有人认为《诗经》太不矜持,且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追求我的男子们,只要你开口,我就跟你走;“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我想和你在一起,就怕你不同我一起私奔。这样的直接,是一种可贵的真实—可爱的姑娘只是想结婚了,单纯美好;我只是爱你,所以希望你知道。凡美丽的事物,都是这么简单的。你要求它繁复、热烈,那就不对了。因为我总觉得,越鲜艳的东西,毒性越强。

被巫鸿称之为“鬼域的造反”的徐冰曾说过这么一短话:“当今的艺术这个行当成了一个竞技场,我在这里要什么呢?作品交给社会如同把生灵感如市场,他已经不属于作者自己了,它属于所有与它接触的人。它变得具体而污浊,这使我想到要离开它,再去僻静处寻找一个别的。”我们可能对此颇有感触,什么东西,被摸多了,就会变黑。

如今充斥的“流行文化”对经典做着这样那样的迎合低俗的品味的所谓的“新解”,把舒适优雅的衬衣改成了花裤衩,人人都觉得自己懂。文化确实应该服务大众,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降低经典的高度以迎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而是吸收知识以提升自我的高度,去追求高雅的文化。

《诗经》只是众多经典中的一滴,处在我们通过努力可以企及的高度。当我们攀上那里,或许会发现一片清澈的“甘露池”。虽然“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但总有一日,可以一览众山,何乐而不为?

相关文章

  • 何其微妙的中庸之美

    《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 孔子谓之“乐而不y...

  • 中庸之美

    近来又翻了翻《倚天屠龙记》,觉得金庸的设计很有中庸之美。 一把倚天剑在峨眉,一把屠龙刀让其流落江湖。 放话:“武林...

  • 中庸之美

    说到中庸,我们一般都作贬义的理解,对其鄙视。一个人怎么能一味的苟且没有立场呢?这妥妥的是在“和稀泥”呀。所以啊,那...

  • 齐帆齐微课(12) 读《愚人食盐喻》“过犹不及”佛教中的中庸之美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愚人食盐喻>“过犹不及”佛教中的中庸之美》 你了解佛教吗?你知道中庸之美吗?你对佛...

  • 《名人传》贝多芬的音乐建树

    好词: 雕琢 微妙 中庸 虔诚 束缚 妩媚 细腻 渊博 冗长 纯粹 遮蔽 ...

  • 中庸、无为本为一物?

    这日听吴伯凡《中庸之美》,忽有所悟,中庸其实与道家的无为颇为相似。 先看吴老师对中庸的解释: 中和庸这两个词合起来...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四书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 老夫...

  • 2019青岛国际家具展 | 鹏鹤『木韵东方』,中式典雅与现代简约

    展位号:B4-13 东方之美,美在中庸低调,坚毅自守。东方之美,是在时光深处,不随光阴的打磨而凋谢零落的东方气韵,...

  • 【《传习录》摘要7】中庸

    【《传习录》摘要7】中庸 什么叫中庸? 《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其微妙的中庸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l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