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员工进行辅导,有些还是蛮具代表性的。所以记录下来。Q为我问,A为她答。
Q:你觉得你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A讲了一大段。
Q:将你刚刚所说的那一大段总结为三句话。
A:第一是领导的指引,你和*给我很多帮助与支持。第二是我自己的努力,主动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第三是男朋友对我的认可、赞美和关心吧。”
Q: 你确定吗?
开始犹豫。
Q:为什么我一问,你又犹豫了?
A:一你问,我又觉得有点不确定了。我男朋友对我很认可,会用行动表示他的认可和赞美。可是平时我家人和同事也挺认可我,所以我有点不确定。
Q:就当这个是第三个原因。现在请你将这三句话提炼出三个关键词。
A:第一是领导?
Q:是领导还是指导?
犹豫。
Q:领导和指导有什么不同?
思考。
Q:如果是我选,我会选指导。因为领导的指导只是实现指导的一种途径。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达到指导的目标,也就是除了领导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可以指导你,比如你父母,某一领域的专家,水平高的朋友等等。
A:有道理。
Q:下面两个关键词是什么?
A:第二是持续学习。第三是男朋友,还是认可?
Q:你犹豫是因为你倾向于认可,但你也有收到其他人的认可,男朋友的认可对你更有作用,所以你不确定了。对吧?
A:是的。
Q:我认为关键词是认可,但不同人的认可对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你男朋友的认可比起同事和家长的认可对你的影响更大。也就是男朋友认可的权重更大一些。我也相信你领导或者我的认可权重也会稍微大一些。对不对?
A:你或者我领导的认可的确让我更受鼓励。
Q:你选择认可,但你意识到某些人对你认可的权重对你影响更大,你应该怎么做呢?想办法让这类人多对你表达认可,你可以主动地在合适的场景,创造出机会,让这类人表现对你的认可。这样就形成正向循环。
A:哦。
Q:你重新回看我们的沟通,我问你进步的原因,你说了一大段。然后我让你将这一大段话总结为三句。这是总结的过程,也是抓住核心的过程。也就是你要舍弃细节,抓住关键因素。总结为三句话之后,我再让你将三句话进一步简化为三个关键词。这是抽象的过程。抽象出来的结果其实是方法论。这三个步骤对应的就是细节、经验和方法。方法的话你需要考虑适应面。比如第一个关键词领导和指导,指导能适应更多的场景,领导是指导的其中一种实现手段。所以你选指导意味着你能在更多场景下应用,这样你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复制和更持久地复制。从管理者的角度,首先要带领团队作出业绩,然后是持续作出业绩,接着是在更大范围内作出业绩。这就是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从经验到方法,就是要实现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这也我经常跟你们说的,做得好与不好,都要知道原因,好的话,经验总结成方法并推广,不好的话,教训总结并修正,这样才能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