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
《大学》|| 明明德

《大学》|| 明明德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03-07 22:31 被阅读0次

《大学》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说,“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性。”《帝典》说,“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修养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这三句皆出于《尚书》,该书为四书五经之一的“书经”,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上述三句分别出自《周书》、《商书》、《虞书》。

本章是“传”的第一章,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对应总经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实也就是在引经据典地强调“明明德”的重要性,在各朝代都被广而知之,并被载入史册。后面部分也是按总经中的三纲八条目的顺序来一一分析说明的。

道德是社会公认的一种认可,包括了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古代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是遵循德先法后的原则。道德既是一种统治的需要,也是大众的一种普遍约束。强调个人德行与修养,希望通过自我约束,来达到言传身教的一种榜样的带头作用。

这是一种长期的习惯的养成,或者说是在“人之初,性本善”基础上的一种加深,与生俱来的良知、爱与是非观在自我的修炼中得到提升与升华,从而达到光明、崇高的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没有哪个圣人从一出生就是圣人,都是慢慢积累而来,声名、高洁的品德。

过去乡间的举孝廉、官员的任职的考核与升职也都有道德方面的考核,而不止看为官的以民为本,为百姓做事的能力。当然,为此那时候的官员也都是很注重名声的,也会有弄虚作假的人钻空子。

而自明,强调言传身教的榜样的力量,经常看到现在的中小学会举办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有的要求拍视频,有的现场一排排演示,不知道这样的一次演示有什么效果,感觉更象是做秀。

其实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你希望孩子是孝顺的,你自身先要尊老爱幼;你希望孩子好学,你先要放下你的手机;你累了孩子能为你端一杯水,你回家晚了孩子能为你留一碗饭,这些不都是日常所见,现学现用的效果?

家庭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指引教导、社会的宣传弘扬,三位一体式的合力下,才能推行好学、孝顺等优良品德。圣人不常有,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向阳而生,迎光成长。

相关文章

  • 关于《大学》中的“明明德”与《老子》中的“自知者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有明德,明明德就是自明其明德,人如能自明其明德便是大人,便是君子,便是圣人。所以学做大...

  • 院训简明版

    明德修身 化药济世 院训释义 “明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

  • 《大学》10:字字皆有出处——“明明德”之明

    《大学》10:字字皆有出处——“明明德”之明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 自我管理三件事(第二批第二期)

    小贴士:《大学》第3章 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①...

  • 分享经典1(17.3.8)

    《大学》开篇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光明的品德叫明德,明明德就是把你这些优点长处想明白,看明...

  • 2:读一读《大学》——初读三纲领

    明明德 郑玄:“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孔颖达:“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

  • #华与华书房#《大学》笔记【2】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三纲领。 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朱熹说:“明之也。”就是擦亮,...

  • 晨思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即是光明正大,通透清晰,没有一点曲折灰暗。明是力量,是安心。明德,那光明而又通透的德,仁,善...

  • 王阳明:心如明镜

    心如明镜 “明”,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自知者明。”《四书》之首《大学》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 《大学》心得(3)

    《大学》心得(3)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 明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gw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