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嶂云山凭我隐

作者: 半樵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3:57 被阅读69次
半樵写33×33(厘米)

昨晚只写了一个此副,些许疲倦。依床头,翻看以前的听课笔记,忆起数年前国美的张老师在艺术城办画展,我们帮着布展的经历。时过境迁,不知当时一起交流的几位道友,现在可好。

局部细节 过程图

思绪拉回来,依笔记闲聊一段。

自明代董其昌之后,中国画有了一个大的转变,那就是画家不重形似,更重“笔墨”,这项观念之转变就是明清画与宋画最大的不同之点,亦是一大部分人赞宋贬清的主要原因。由于此,首先我们就得有一项新的认识,不能以看宋画的眼光,来看清代‘四王’的作品,我们得知道他们画的不是“眼中之山”而是“心中之山”;其次我们还得知道,他们是借纸上之“山川”,写自己之“笔墨”。

过程图

北宋山水巨轴和南宋册页小品,一触目,即动人,因为他们画的丘壑精彩逼真,一览之下,可观可行,可游可居,十分容易明白,这就是宋画易懂之处。

譬如说,四王之一的王原祁,生于17世纪,距宋代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中国画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受了文人画,尤其是书法的影响。“眼中之山”变成了“心中之山”再变成了“纸上之山”,画家由爱山川而发展到爱笔墨的新境地;画面上追求的焦点,距大自然愈来愈远,对笔墨欣赏的比重愈来愈大。

过程图 过程图

王原祁作画的观点是: 把山川形态,当做是一种资料凭借,而笔墨韵昧,才是主要的目的。

效果图

相关文章

  • 湛然常寂

    千嶂云山凭我隐 ,五湖风月有谁争。

  • 千嶂云山凭我隐

    这样工细的作品,也是偶尔画一点。 临汉代石刻

  • 千嶂云山凭我隐

    千嶂云山凭我隐 抬眼尽处慕潇潇 精工细作抒胸意 满树红叶秋来早 文:枯叶萧瑟,图:樵樵

  • 千嶂云山凭我隐

    昨晚只写了一个此副,些许疲倦。依床头,翻看以前的听课笔记,忆起数年前国美的张老师在艺术城办画展,我们帮着布展的经历...

  • 五湖风月有谁争

    千嶂云山凭我隐,五湖风月有谁争! 高 清 竖 图 现实中,经常有人问我,初学...

  • 五律•题半樵老师千嶂云山图(新韵)

    五律 •题半樵老师千嶂云山图 作者/海之兰 旅病催人老,登高可忘情。星沉林已晓,路转雪初晴。千嶂云山隐,一溪稚犬宁...

  • 晨蝉

    飞云山嶂聚,团日雨风痕。 蝉躁传几里,声声入耳深。

  • 千嶂回

    你我虽已别了很久 可我还驻足以前 流连于月色迷人 和你的温存 孤寂的心 无处安托 唯有爱的向往 才能暖化冰冷的躯身...

  • 千嶂里

    绕阶芳草碧,临岸小桃鲜。 垂柳隐雏燕,立杨向远山 依门千嶂里,卸甲百殷闲。 望月思乡曲,操琴水却寒。

  • 七古.目游

    云山云海云外天, 石林石嶂石上泉。 今日飘飘九万里, 风光似我歌如烟。 (平水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嶂云山凭我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h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