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同人与野写过一篇文章,针对阴谋论这种心理,他提出了几个观点。
第一,相信阴谋论,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为什么阴谋论有市场?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能给复杂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在控制一切。
如果你经常在网上看军事论坛,就能看到这种“阴谋论”的文章,他们旁征博引,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主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所有的坏事,都是国际敌对势力,故意针对中国搞出来的;第二,所有的好事,都是中国政府巧妙安排的。总而言之就是,中央正在跟美国下一盘很大的棋。实际上呢,在中国流行这种国际大棋论,而美国则流行针对美国政府的阴谋论,每个国家的人的想法都差不多。
美国医学上有几个流行的阴谋论说法,例如,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减少人口的秘密手段;政府明知手机辐射能致癌而不作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禁止自然疗法,是因为这符合医药公司的利益,等等。针对这几个阴谋论,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300个美国人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一半的人会相信这类阴谋论说法是真的。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还发现,相信一种阴谋论的人,往往也会相信其它阴谋论,就算有两种说法是完全相反的,他们也全盘接受。比如,那些越相信戴安娜王妃其实没有死的人,越容易相信戴安娜是被谋杀的。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反正政府有些事没告诉我们。所有这些阴谋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就是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巧合的背后都是有联系,都有目的的。
但实际上,大部分阴谋论总结出来的阴谋并不存在。当年,维基解密网站曝光了一批美国政府的外交密件之后,很多媒体说,这反而提高了美国政府的形象。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一直都坚定的认为,美国人一切公开的外交说辞,都是在为某种目的打掩护。然而,经过长达两周的曝料,维基解密显示出,美国在任何特定问题上的公开立场,通常和非公开立场是一样的,政府并没有隐瞒什么。
第二,相信阴谋论的人,通常没有搞清楚两个概念,就是合理性和可能性。阴谋论之所以不可信,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质疑政府,而是因为它成立的可能性很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跟学生们说,有一个女孩,单身,31岁,直率聪明,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还参加过反对核武器的游行。然后他问学生,这个女孩的最可能的身份是:第一,她是个银行出纳员;第二,她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她是个热衷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最高。但这是不对的,因为“她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她是女权主义者,第二她是银行出纳员,学过概率的都知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一定比只满足一个条件的概率低,“她是个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应该更大,这是概率论的常识啊。
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人们搞不清“合理性”和“可能性”的区别。“热衷于女权运动”,这个描述中的细节增加了合理性,但是却降低了可能性。所以,如果正常的事件发生顺序是,“昆明恐怖袭击过后不久,又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在阴谋论者口中就会变成“由于大国博弈,导致昆明恐怖袭击过后不久,又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事件听起来好像挺合理的,但可能性却大大降低了。
第三,认为凡事都有个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想要搞科学,就必须抛弃目的论。
阴谋论不仅给事件找理由,还会找目的。比如,很多人研究,自然科学为什么在中国发展缓慢。有人提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在传统上认为天道是有目的的。一个好人为什么偏偏死于车祸?因为天道。我们认为上天是有道德观的,他降下自然灾害是对坏人的警告,或者惩罚。你看,连孟子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说,苦难是老天在考验你。
但是,这种想法是小孩子的专利。有个儿童心理学家说,在儿童成长的某个阶段,他的世界观会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万物有灵”,就是每个物体都是活的,比如汽车停下来,是因为它累了需要休息。另一个是“人为主义”,小孩子认为,一切东西都是人出于某种目的造出来的。比如为什么会有太阳?那是因为太阳是人用火柴,造出来照亮用的。所以在儿童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随机现象,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如果想要摆脱童稚状态来搞科学,就必须首先抛弃这个目的论。
科学的标志,就是用一套纯机械的机制来解释世界。比如风是怎么吹的,石头是怎么落下来的,并不是说它有个目的,背后有个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就会这么做。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纯属自然,并不是谁“想让”它发生它才发生。比如艾滋病毒在黑人中传播最多,你可以去分析它的传播机制,而不是去推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