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是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兼教育部部长。
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官二代一样,吃喝嫖赌或者混吃等死。他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一个圣人。不过,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个笑话。圣人,几千年来世人的心中只有三人,孔子、孟子和朱熹。他,怎么可能呢?
说到这有可能有的伙伴已经知道他了,没错,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认为,自己想要成为圣人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老天却一次又一次和他开着玩笑。
他因仗义执言,被刘瑾陷害,遭到廷杖,屁股开了花,差点要了他的命。后被皇帝贬谪到贵州,担任贵州龙场驿驿丞。这个职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贵州龙场招待所的所长。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那地方都还算不发达地区,在明代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没什么人,那里的招待所别说人,连鬼都不去住。而且在那里的汉人,不是流窜犯就是穷凶极恶之徒。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瑾仍然没有放过他。他派刺客刺杀王阳明。在去贵州的这条路上,王阳明不知道狂奔了多少公里,度过了多少个担惊受怕的夜晚。后来,他伪装自杀逃过了刺客的追杀。
最后,他来到了贵州龙场。王阳明失去了他的荣华富贵,失去了他的尊严,老天把之前给他的好东西几乎全部收回。刘瑾的廷杖,刺客的追杀,贵州的穷山恶水与刁民,让他非常痛苦,迷茫。待在龙场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何意义?
无数个夜晚,他把压抑在心中的痛苦释放出来,他指着老天狂吼着:我只是想当一个圣人,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他听到的只是从山的那边传回来的声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又是一个夜晚,万籁俱寂,月光皎洁,他来到了龙场。月光下的他,显得那么渺小与孤寂。当他的痛苦和迷茫几乎到达极限的时候,他突然顿悟了。他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随后发展出心学。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他所经历的一切痛苦和折磨,为他成为中国四个半圣人之一,做了最好的注脚。
我想绝大多数人不会像王阳明那样发愿成为一个圣人。人的理想分大小,为实现理想所走的路也有所不同。有一个相同点是毋庸置疑的:要达成理想,必须要经历痛苦,迷茫,老天在这个过程中会拿走你的一些东西,这一点尤为痛苦,但一定也会赐给你另外一些东西。
当面对这个蜕变过程时,能够坚持下去,你实际上已经取得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