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作者: 携手一爱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10:54 被阅读0次

贰零零零年有一次机会去西安进修学习,那时的火车还很慢,从家乡出发要23个小时才到西安。

一路上经德州到石家庄都是平原,石家庄站要停上大约半个小时,才开始西行。

出了石家庄站往西就能看到山了,山不像想像中的郁郁葱葱,多数是土山,光秃秃的,两山之间的低凹处有三三两两的民房散落开来。

火车拐过一个山丘,再往前面道轨远处伸向一个山洞,车窗外的枣村上没有了叶子,几颗黑枣垂挂着,柿子树上的柿子,黄黄的,压弯了枝头,特别显眼,火车慢的好想伸出手去摘来。

再住前走,山也越来越高。山上的植物也很高大茂盛。

过了山洞一会儿,前边来到一片长长的开阔地段,火车慢下来,好像又到了一个小站。

小站上没有建筑物,站台也平平整整的裸露着。

回头望去火车的长尾巴还弯曲着,人们像在一个个火柴盒里装着,被它带着慢悠悠的爬行,在周围大山映衬下,火车和我们都好渺小。

继续西行,山越高峻,有的绿植覆盖,有的险峰裸耸,忽一视线开阔处远望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晴朗的天空暗下来,像要下雨。山凹平坦处有了一个个村庄,青砖蓝瓦,透着古老的韵味。在雾似雨,雨似雾的天气中是那么朦胧的美。

火车嘎哒哒的爬行在群山之间,西安近了,厚重古朴的长安城我来了…

大山在一点点远去,眼前出现了楼房,街道,行人,忽然长长的灰色城墙映入眼帘,高高的城墙和角楼,气势恢宏,在这个现代化城市显示着它的霸气,印证着先人们的智慧。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这个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古都也因为它的历史耀目国际。

西安的公交车穿行于古城的城门,学习之余,我们也游历了古都,近看那拱门旁高高的城墙上墙砖千疮百孔,经历的战役写在了历史更沧桑了建筑。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去古城墙上走走,城墙上平坦宽阔,据说城墙有12米高,它的低宽有18米,顶宽有15米,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 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城门名字的知识是后补的),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安远门,朱雀门……,每个城门都有寓意,中山门,玉祥门等好几个都与历史事件有关。

作者.陈巽之的一首七律,描写的古城令人伤怀。

八百秦川峙雄城,十三帝都历烽烟。

墙砖曾照秦宫月,箭楼遥指汉时关

城角风声呜金鼓,街头夕照血痕斑。

春愁难遣登高望,独倚危栏涕泪潸

秦砖汉瓦的建筑,流淌着帝王的气魄,透逸着王者的威仪,任岁月沧桑,铅华殆尽,丝毫退不了几代王朝的辉煌颜色和泱泱神韵

相关文章

  • 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贰零零零年有一次机会去西安进修学习,那时的火车还很慢,从家乡出发要23个小时才到西安。 一路上经德州到石家庄都是平...

  • 那年的西安之行(二)

    学习的十天里,西安的晴天较少,多数是阴天,有时蒙蒙细雨。 早晨同学们结伴去吃早点,西安的早点小吃太丰富:陕西凉皮,...

  • 2018-10-25

    西安之行!

  • 西安之行(一)

    原创/菊开蓝天下 我身体不好,所以很少出门。但是在这个冬天来临之前,我还是去了一趟省城西安。即将供暖前的那个周末,...

  • 西安之行(一)

    一路上,太阳照的我睁不大眼睛,只能眯着眼,双手提着重重的行李。我走在前面,母亲紧跟我后面,我时不时的会朝后望一眼,...

  • 西安之行(一)

    姑娘去西安上班,由于各种原因,足足半年不曾回过家了。这娃又比较恋家,经常念叨要回家。实在无法,我就许诺放假就去看她...

  • 光知道玩

    昨天晚上睡前,孙子说:‘’奶奶,给我读一篇你写的文章吧”。 “给你读新写的这篇《那年的西安之行》",(三)快读完的...

  • 又来古城西安

    又一次来到古城西安,这是自大学毕业后的第三次西安之行。 第一次是大二那年,青涩年华,不远千里赶来相见青春恋人。...

  • 西安之行

    辛苦了,老师!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自立。刚开始孩子一听说游学报名开始就要去,我一听说要过夜打心里不想让去,...

  • 西安之行

    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打破你在舒适环境的氛围,用疲惫,沉思,豁达柔和成自己人生的一道风景线,在旅行途中懂得与自己和平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的西安之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iq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