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故事证明熟人关系,
是超越制度而且破坏制度的。
熟人关系是有选择地超越规则。
熟人之间有亲疏、有利害,亲密的、利害大的关系超越制度就多一点,
疏远的一般关系超越制度就少一点。
熟人越多的地方,
越没法遵守制度,
结果只能由习惯和传统文化来支配。
比如乡村社会,文明制度(法律)是最少的,
这时候老爷爷说了算,
全部都是熟人与面子关系,
最后潜规则占上风。
民营企业熟人用得越多,
越相信内部熟人关系,
制度成本就越高,
而且制度会被损害,
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制度文明。
曾有监事会专门对公司内部制度执行情况做过一个定量研究,
专门研究哪些制度被执行,
哪些制度没被执行。
后来发现执行最不好的是报销制度,大概只执行了 40%。
因为报销是熟人给熟人签字,
没有人认真核票,基本上都签了。
越是熟的人越不好说不签,
因为关系太熟。
执行最好的是投资制度。
因为投资是董事会定,
董事会都是生人,
跟经理平时没什么交往,
关于投资一定要董事会批准,
执行率是 100%。
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
熟人多的公司,执行力度就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