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热的概念,跟很多互联网名词一样,组织中经常开会,年度会议,年中复盘会等等,结合过去的经验谈一下对于这个会议的使用;
全麦时期印象中的集体会议基本没有,都是老板有任务要下达,公司层面上的表彰会议和誓师大会,那个时候基本也没有复盘这个概念;在天谷开始有review会议,有复盘这个概念,印象中是给销售部门开会复盘,开了多少单,拜访了多少客户,陪访了多少客户,是典型的2b打法;
在远眺期间月度会和周会开的是频繁的,基本主要是汇报工作,时间定在每月底底周末,大家很排斥的,开玩笑让老板请大家吃饭老板都不同意,整体感觉会议是严肃的,大家是紧张害怕自己成为被批斗的那一个,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开会的陷阱中:
1、开成批判会或者表彰会议了,形式主义汇报成果,隐藏矛盾;这一个点在远眺特别明显;
2、为了表面的和谐而妥协,回避真正的问题,缺乏坦诚;在数策很明显,KA和运营部特别明显;
3、会议很分散,容易陷入闲聊或者收不住,没有时间限制;
4、会议很浅,没有真正解决深层次问题,仅仅简单的回报率就结束了;
5、会议没有达成行动决议或者行动决议不清晰;
开复盘会议无论是半年还是月度的,首先我们校正的是战略目标,我们去看目标的达成情况,部门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是否一致,个人的目标跟部门的目标是否有对齐,能否量化,这里面还是会存在职能部门的目标与业务部门无关联的情况;
如何制定比较好的战略目标呢?
1、战略解码的工具OGSM,目的,目标,策略,衡量;其中目标和衡量必须是能够量化的;
2、目标合理性的四维测试,这个点很重要很多组织都没有考虑到这个点,(重要性,紧急性,可行性和可测性,尤其是可行性里面包含匹配的资源,很多时候市场已经变化了或者无缘无故的提高目标公司老板与部门负责人都没有能达到统一或者这个目标提出的方式大家都感觉很无力,就像小豆的五一节两万个订单这个目标其实就很无语是硬塞进来的)
3、双周目标跟踪机制,其实单周也行,这里面可以做目标可视化看板,可以用红绿灯或者甘特图等等,时刻跟着目标走;
做复盘第二个点无非是找原因,按照目前市场情况大概率是业务没有达成,那么这里面如何进行分析呢?很容易大家都粉饰太平或者甩锅的情况,最终发现锅最后给老板了,相信这都是不愿意看到的,这里面我们要求多看主观,少找客观原因,多找自己原因,少甩锅给别人,我们有什么工具能用呢?
1、5why 归因分析法,任何事情都断的提问为什么,连续往下问会更接近真相;
2、建立量化分析矩阵,将问题与数据建立映射关系;
3、分析对比法,对比历史最好时期,对比行业标准企业,当然这里面就需要找一些参数去看了;记得当时丰亮对于客户提升对比了行业数据发现我们在行业里面已经挺好的了,不过自己并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能提出问题但是并不能提出解决办法可能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这里面也可能有一些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行业的数据是怎么样的;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复盘之后的行动计划了,很多时候责任出现真空,或者计划不清楚,这些都不能轻易放掉问题,这里提供几个解决办法;
1、smart原则之后加个R(预期结果),RACI矩阵,跨部门明确角色,(负责人,协助者,被协助者,知情者)我记得数策的时候老板经常让运营和ka两个部门负责这个事情,让运营负责人意见很大,经常找我吐槽,如果当时知道这个知识就很清晰了,谁对解决这个事情负责人,谁负责人提供资源支持,谁是被支持的人(这个角色可能是重复),知情者是谁(往往很广泛)往往后端部门要知道,
同样双轨跟踪机制,例如甘特图,在大的方面也可以用平衡计分卡,这也是一个大的行动计划框架;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对于变革,有一个变革曲线,经历抗拒期,混乱期,适应期,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所以对于变革来说管理好预期非常重要,这一点我认为在数策老板给了我很多支持,前期做思想工作花了很多时间,把任务一点一点的拆解,可以实现从管理层,从部分指标开始落实,不要一下子步子迈的太多,引发太多的对抗;
实施一个系统的复盘尤其是年度或者半年度,可以准备的阶段时间长一点
1、筹备期,定时间,各部门收集数据,包含之前的会议和现阶段的数据,职能部门确定场地,跟老板确定开会的目的,在部门间走动提前准备一下问题,做好一些心理建设都是很有必要的;
2、正式开会可能有一天到两天,上半部门是总结,核心是找原因,这里面要深入全部同时避免陷入批斗影响头脑的打开,下半部分是找解决方案,这里面要进行头脑风暴,思维的智慧很重要,教练技术和团队共创是关键,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担当性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3、第三部分是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两部分:
首先是check,建立检查机制,责任到人;其次是知识管理,会议期间形成的知识结晶不能会议结束就没有了,下次开会连会议记录都没有了等等;
在aI时代利用工具很重要,无论是业务数据分析还是市场调研 或者行动轨迹都有有据可查的,包括用工具做记录都可以用到;
关键工具:
OGSM
价值分析树
RACI角色分工
平衡计分卡;
教练技术
团队共创;
目标四维测试;
smart-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