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作者: 贰十四桥明月夜 | 来源:发表于2024-11-01 05:47 被阅读0次

每日读书打卡 | 第 4 天

今日阅读第六章《暗渡陈仓》

由汉中出,还定三秦。这是韩信为刘邦构建的“东争天下”的第一步。

这一章出现了一个人,赵衍,是一个负责传达通报消息的谒者。

韩信的调研是实打实的,每日在军中找汉中的士兵就问一个问题,“从汉中出发,翻阅秦岭,到达关中共有几条路?”每个人都说,褒斜,傥骆,子午。然后领一锭金子回去。

直到赵衍的出现,他告诉韩信,有无数条道,这个回答让韩信眼前一亮,证明了韩信的猜测。尔后,赵衍和韩信在帐中对着地图密谈数日,同时赵衍亲自出去探路十日后归。自此,经过一个多月的斟酌,“还定三秦”的方案出炉了。

明修栈道,明面上是修的大家都知道的那条褒斜路,暗中在褒斜道的西边还有一条“故道”,穿过故道的北面就是陈仓。陈仓是著名的大粮仓,还是军事重镇。

在暗渡陈仓时,为掩人耳目,都是夜里行路,几千年前,黑灯瞎火的,一行人跟在赵衍后面抓瞎,越走越恐惧,急的刘邦骂人,被韩信劝住了。

韩信说:兵者,诡道也。正者,面对面开打,亮亮堂堂,奇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刘邦也没有办法,泼出去的水也收不回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后面走。要不鲁迅说呢,路是人走出来的,恐怕出自这里。汉军沿陈仓故道,出大散关,渡过渭水。首战告捷后,韩信有条不紊的调兵遣将,最终攻略三秦之地。

与“破釜沉舟”一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被中国人口口传诵,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兵法谋略,而是关于在人生中如何取得胜利的智慧。

其核心要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出奇制胜。在作者看来,出奇制胜,这个“奇”是有风险的,说到底,“奇”的内在是无畏的勇气和笃定的信心。

就像那个赵衍,如果他没有勇气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答案,韩信也不会注意到他,再进一步,如果他没有平日的留心也没有自信说出那条故道。

所以,能够看到他人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东西,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相关文章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他的故事。那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话说楚汉相争时,刘邦讨伐...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我最近发现几个做销售的朋友,他们在和人交往时,会刻意地树立自己良好的人设。 这里我说的可能是个别现象,并非在黑这个...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阿路自从撞见了时修说出了那样一番话后,像耗子躲着猫一样躲着他。 可是再怎么躲,又能躲到哪里去。 君念恩背回来了一个...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刚才她虽然说了嫁妆,可是封擎苍生气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情吧。 他没有回来的原因,太过于复杂...

  • 069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孩子爱听的100个历史故事》系列 069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

  • 好何逆袭 简书第11天

    # 人生思考 0031 如何逆袭?心法,战略 简书第11天 1.围城打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声东击西,节外生枝,...

  • 【成语故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个汉语成语,比喻用表面一套掩人耳目,麻痹对方;暗中却采取另一种行动,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

  • 藏巧于拙 用晦而明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兵法计谋,其实人生也往往是如此,以假面示人,带着面具生存。 俗话说:鹰立如睡,...

  • 《<史记>研读》42:项羽本纪(六)

    项羽本纪(六) 这时候,刘邦派手下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其不意占领了三秦。项羽听说刘邦吞并了关中...

  • 乌骓马(五)

    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久,阴险的刘邦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轻而易举夺取三秦之地,强占关西、关东、南阳等地,又趁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mi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