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02、关于贸易:贸易之痛
为什么要有贸易?
最早的大卫·李嘉图的学说:贸易使得两国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然后交换,交换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的总收入得到增长。这个叫作“比较优势理论”。所以,在很早以前,人们认为贸易一定是非常好的。
但是,后来“萨缪尔森警告说,至少在富裕国家,贸易可能以牺牲工人的利益为代价。”就是贸易对这个国家肯定有好处,牺牲谁的利益呢?牺牲的是工人的利益。——贸易越发达,导致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越大,也就是说白领的收入变得越高,而蓝领的收入变得越低。这就是萨缪尔森当年所做的警告。
后来有一个经济学家叫作托帕洛娃。这个经济学家在研究各种贸易现象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作“粘性经济”。她说,粘性经济会导致粘性陷阱。

那什么是粘性经济?
就是认为人是理性人,贸易产生了不平衡以后,人员就会流动,生产资料就会流动,钱就会流动。但是,托帕洛娃观察了特别多的地方,包括印度、中国、南非等发达的、不发达的国家,她发现,当经济出现了落差以后,这些人、生产资料、钱并不流动,这就叫作“粘性陷阱”。而贫穷的发生,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这种粘性的陷阱。
作者说:
“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有技术和资本在国内某个地方以非常高的效率生产大部分产品。此外,它们也有足够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吸收众多部门的大量工厂以适当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不进行国际贸易,它们的损失相对较小。”
评判一个国家受到贸易的影响,跟这个国家的经济体量是有关系的。
通过经济学家的这些论证、研究、数字,告诉我们:用贸易战的方式来解决美国国内的矛盾,完全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03、关于经济:增长之极限
二战之后,辉煌了30年,就在这30天中,全世界大量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得到了高速的增长,但是从1973年以后,似乎停滞了。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就认为,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增长的极限,。
事实上,如果我们重新定义国内生产总值,在其中引入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收益,这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增长依然在继续,假如重新看待幸福和快乐带给我们的效用,那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变化。
有人提出说,对富人减税是不是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因为富人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但通过数字的调研发现,对富人减税,产生的经济刺激效果无效。
往往我们用大脑最基本的逻辑想象的东西,从经济学的统计验证来看并不存在。

可能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第一,向生产率高的国家输出资本;
第二,竭力避免恶性的通货膨胀;
第三,优化资源的配置。这些是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同时,要注意一点:不要为了增长去牺牲穷人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警告。
或许,你会感觉“经济学”距离遥远,但谁又无法否认,这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从经济学的假设中走出来,让经济学发挥更大的效用。
重新看待经济学,重新认识经济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我们有空一起好好读读这本《好的经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