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次缅怀袁隆平

再次缅怀袁隆平

作者: 山Y山6Y6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23:55 被阅读0次

当我再次听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的时候,我决定再一次提起笔来,记录一下这位世纪老人的简单而又平静的一生。

我猜想所有人看见袁隆平的第一眼,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一件普通的的确凉白短袖衬衫,在一望无边的稻田里,仔细而又执着地查看着水稻苗,挺像一个农民老大伯。你丝毫无法把他和书香门第联系在一起,没错,他正是出生在一个这样的一个家庭。

袁老的爷爷是一个读书人,父亲是个铁路职工,母亲也饱读诗书。在解放前的那个年代,连读书人都没有几个的年代,袁老出生了。

袁老一毕业就到了农校去做老师,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更加促使他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水稻本身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自身开花授粉结果实,偶尔有如风力和自然力传粉也是凤毛麟角而极难被发现,生物学上也有论据说明其无法杂交,就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袁老开始了他的研究。

袁老发现水稻在遗传的过程中有变异的现象,即有雄性功能强大和雌性功能强大的独株,其单独状态下无法授粉产出下一代,其几率大约为几万分之一。为了找到这样的样品,袁老带着学生,就到成片成片的地里去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几株。

又经过多年的人工栽培,这种杂交的优势凸显出来,通过在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和农户的合作努力下,才将杂交水稻的育种批量化,实现亩产从300公斤到500公斤,一直到后来的1600公斤,不仅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还推广到全世界,帮助很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生存问题。

为了继续利用杂交水稻的优势,袁老还带领科研人员进行海水稻的研究,这也开了杂交水稻种植环境的先河,扩大了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

除了农业科学研究,袁老还擅长拉小提琴和游泳。游泳方面,在年轻的时候还曾经打破过世界纪录,后来因赛前吃坏肚子,最终落选了国家队。

出身书香门第的袁老,小时候就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英语非常好,在很多国外的交流场合,袁老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国外专家进行无障碍交流,这也成为对外农业学术交流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袁老在搞杂交水稻研究的时候,经历过那段让国人痛惜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科学研究我曾经遭到过多次破坏,险些中断研究。幸好但是由政府批示的红头文件一帮保护科研人员,才使得袁老没有受过较大的冲击。

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力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也都有成为伟人的能力和希望。我们有没有找到这样的爱好,目标或者兴趣呢?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一生想要的东西能够吸引自己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付出时间,金钱和生命呢?有就不要再拖了,免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没有就得找一个,无论多小的兴趣,多么不起眼的爱好,都值得培养。也许到生命的终点,不求有多么宏达辉煌的成就,但求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一些,而非留下灰色的遗憾,免得临终再讲"如果当初……"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再次缅怀袁隆平

    当我再次听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的时候,我决定再一次提起笔来,记录一下这位世纪老人的简单而又平静的一生。 我猜...

  • 缅怀袁隆平

    杂交水稻助农兴, 千家万户脱饥穷! 常以禾田相依伴, 勤勤恳恳袁隆平!

  • 缅怀袁隆平

    【齐帆齐微课】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

  • 缅怀袁隆平

    九十高龄不虚度, 功绩荣誉世界服。 杂稻之父垂青史, 网红明星若有无。

  • 缅怀袁隆平

    昨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去世,朋友圈铺天盖地的缅怀悼念。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袁爷爷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包含着思念之情...

  • 缅怀袁隆平——干饭不忘袁隆平

    心绪不宁搅扰了复习的步伐 书页的文字像飞箭一般穿堂而过 遗留下聒耳的翻页声 笔尖冷漠地记录着陌生的文字 终究只是搁...

  • 缅怀袁隆平院士

    昨夜天沉星陨落,今闻袁老鹤西遊。 山川不语江河咽,草木含悲恸九州。 家国因君仓廪满,黎民自尔免饥忧。 杂交水稻传薪...

  • 缅怀袁隆平院士

    今天早上的时候,我还在谈起吃饭之前要感恩的话题,并没有特指什么,中午就听到袁隆平院士的噩耗谣言,又喜又恶,喜的是他...

  • 缅怀袁隆平院士

    袁公驾鹤已成仙 国人食米忆思甜 一生专心科研搞 水稻之父美名传

  • 缅怀袁隆平先生

    缅怀袁隆平先生 文/王小彬 亿万国民恸切伤,缅怀袁老士无双。 不求世上争功利,只为人间免饿肠。 陇亩躬耕惟一念,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次缅怀袁隆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yt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