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持续的病痛,迫不得已对人生有了太多的感悟,以前那些看不懂的文字,现在也看懂了。从这个角度,生病也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瞬间可以让你变成哲学家和思想家。
我突然领悟到了,这次生病是对随意挥洒健康自残行为的一记警钟,并且更加认识到了,现在所有拥有的一切,是最好的,值得珍惜的。
中国作家,散文学家史铁生一生多桀,双腿瘫痪,尿毒症,他的那句: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显得多么悲怆。
他写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乱世出文豪,这是真的,坎坷不平的经历才能写出坎坷不平的作品。史铁生的一生坎坷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作家,也算是得到回报了。
而史铁生的这篇文字给我的启发就是:你现在遇到的事情一定不是最糟糕的,那么眼前的一切就都不算什么了。
史铁生还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件必将到来的的节日。。
文字的力量体现在,当你经历一些事情,不道如何时,总能给你方向。
那么从这一个点往回看,今天的一切就都不算什么了!
生命的密度
学习是最好的个人生涯投资。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早晨象一个作家,盘横于几本书和几篇文章中,写一些感动自己的文字,虽然感觉越来越好,但读到大咖的文章依然会丧气,但瞬间就好了,脑中的那个小人对我说,不要紧,你不是早以习惯了吗,我们不是早已进化成了另一个自己了吗。
半夜从床上跳起,只为记录只言片语,记是记了,但早上醒了一看,那只是胡言乱语。
为了追回耗费的时间,我有时一日三更,我跟随潮流,我活出意义,我追求精彩,我不枉此生,我鼓励别人,转头却在叹气。
突然一转眼。看到了昨天简书赠送的书,那是参加日更打卡持续的奖励。
这么神奇,难道简书从我的文章中看出了什么,不然为什么这本书如此让我惊喜:《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
我庆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就是你自己。
庆幸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今天听到了一个名词叫做【生命密度】。我百思不得其解,在物理学中钢铁有密度,所以才无所不摧,石头有密度,所以才会砸破脑袋,可生命怎会也有密度。
最后我知道了,想要知道生命的密度,首先要知道生命的长度。
人这一生不过两万多天,这就是生命的长度。
如果说年龄是生命的长度,那么学识就是生命的密度。
但如何过好这一生,取决于质量,学习也是一天,刷剧也是一天,虽然时间一样,但却有天壤之别。
所以这一刻我在干什么?
正在努力赶着文章,正在努力组织着语言,正在想着把文章写完。
所以文章开篇巴菲特说的那句话: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看来已经好像与我无关了。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人间四月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