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祛湿穴位

作者: 小雯同学Echo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05:37 被阅读49次

每天拍拍这几个部位,轻松祛除体内湿气!

1、极泉穴

春季祛湿穴位

腋下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春季祛湿穴位

肘窝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2、委中穴

春季祛湿穴位

膝窝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3、阴陵泉

春季祛湿穴位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4、足三里

春季祛湿穴位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足三里穴就好。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足三里穴,一天要保证10分钟。

5、承山穴

春季祛湿穴位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6、丰隆穴

春季祛湿穴位

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清明前后,除湿显得更为重要,赶快试试上面所说的办法吧!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相关文章

  • 春季祛湿穴位

    每天拍拍这几个部位,轻松祛除体内湿气! 1、极泉穴 腋下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

  • 人体四大去湿开关在哪里

    身上的四大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 祛湿三穴位

    很多问题,要想让身体恢复健康就必须把身体内的湿气完全去除,目前具有除湿气效果的三个穴位分别是关元穴、解溪穴和隐白穴...

  • 湿气重怎么祛湿? 五种祛湿粥方法, 现在知道还不晚

    春季要祛湿,喝粥绝对是个好选择,粥里加入祛湿的食材有疗效!祛湿粥的材料主要有薏米、红豆、玉米等,在家也可以做,煮起...

  • 一个穴位,祛湿效果,堪比红豆薏米!

    一个穴位,祛湿效果,堪比红豆薏米! 2017-06-11 体康服务 它的祛湿功效,堪比红豆薏米?读完下面的文章你就...

  • 春天应是除湿天 食疗去湿

    玉米能健脾开胃,利水通淋。 山楂可消滞去积。 生薏米能健脾祛湿。 黑豆能补肾益阴,健脾祛湿。 春季最易有“湿”气,...

  •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

    每天一分钟,轻松祛除体内湿邪!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

  • 春季的祛湿菜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写得多么可爱呀。自然界的春天确实是湿润的季节,中医认为人体在春...

  • 养生小知识 祛湿穴位

    祛湿穴位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

  • 关于沙棘排湿

    沙棘能量油排经络,关节,穴位,面部的风,寒,湿,热,邪,毒。。。。。的手法 祛湿排毒除痛神器——沙棘能量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季祛湿穴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r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