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真迹究竟在何处?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00:16 被阅读0次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界将其奉为极品。这幅作品,据说是王羲之酒后挥笔一气呵成。以后王羲之虽然又多次重写,但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为此,他曾感叹:“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故他本人对其也十分珍惜,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第七代孙王法极。不过,《兰亭序》真迹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落入帝王家的命运,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并在他去世后作为陪葬,埋进昭陵,从此下落不明。这也成为后人不断探寻的一个谜。

珍藏寺庙衍生几多典故

王法极法号智永,他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尤工草书。据传,著名的“永字八法”就是由他所创,他所写的《真草千字文》也一直流传至今。

智永在浙江绍兴的云门寺出家,云门寺的前身本为王献之的旧宅,传为王献之隐居练字之所。因智永及其侄子惠欣都曾在这里出家为僧,且二人都为书法大家,所以云门寺曾被赐名为永欣寺。智永在云门寺驻寺临书30年,留下了不少与书法有关的传说。

据说智永练字时,笔头秃了,就取下丢进一个大竹筐。时间一久,积了整整十大筐秃笔头,智永便在寺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埋在土里,砌成坟冢,称之为“退笔冢”,这就是“退笔成冢”典故的来源。由于智永的字写得好,前来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络绎不绝,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铁门限”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兰亭序》的真迹,一直被智永珍藏,临去世时将其传给弟子辩才。辩才博学多才,精于琴棋书画,尤其精于书法。他得到《兰亭序》后,十分珍视,秘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专门用来珍藏《兰亭序》。

连出三招御史骗帖献唐王

唐人何延之的《兰亭记》记载,萧翼为骗取《兰亭序》,用了三招。

第一招:套近乎。萧翼受命后,装扮成书生模样,接近辩才。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下棋、弹琴、谈诗论文;辩才还命人打开新酿的酒待客,酒酣耳热之际,二人诗酒唱和,通宵达旦,一直玩到天亮,颇有相知恨晚之感。就这样,第一次见面,萧翼就获取了辩才的信任。

第二招:激将法。萧翼知道,辩才肯定是不会承认私藏《兰亭序》的,只有想办法让他自己主动拿出来。一天,萧翼拿了一幅自己临摹的梁元帝画《职贡图》给辩才看,并就此谈论起了书画。萧翼说,自己自幼跟父亲练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但身边还珍藏了几幅“二王”真迹。辩才听后,赶忙请他拿来看看。

第二天,萧翼果然带来了几幅“二王”的书法真迹。辩才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萧翼忙问是何帖,辩才回“兰亭”。萧翼假装嘲笑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辩才说:“是智永禅师临死前亲手交给我的,怎能有假?不信明天来看。”辩才书法虽好,但道行毕竟不深,中了萧翼的激将法,情急之下道出了实情。

第三招:亮底牌。第三天,萧翼如约前往。辩才从屋梁上的暗龛里取出《兰亭序》。萧翼看了后,故意指出其中几处疑点,并坚持说它是赝品。萧翼又故意把他带来的几件真帖放在一边,让辩才比照参看。这样一来,辩才对萧翼就完全没了戒心,也不再把《兰亭序》放回暗龛,而是同萧翼拿来的几件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

结果,萧翼抓住机会,盗走了《兰亭序》,并找到当地官府,亮明御史身份,说明事由,并让人请来辩才,对他说奉旨前来取走《兰亭序》。辩才一听,方知上当;再想自己曾经几次当着唐太宗的面否认有《兰亭序》,现在证据确凿,恐无法抵赖。又惊又气又怕之下,当场昏倒在地。

萧翼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重赏;而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但念其年事已高,加上唐太宗已得到《兰亭序》真迹,就不再追究了,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不过,辩才因此事受到惊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后来大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著名的《萧翼赚兰亭图》。现辽宁省博物馆藏有此画的北宋摹本。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命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人分别临摹,拓数本以赐皇太子及诸王近臣。李世民观赏了一生,还觉不够,命将《兰亭序》真迹作为自己死后的殉葬品,同其他书法珍品一起随棺入墓。苏东坡为此有诗道:“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现今传世的是冯承素、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临摹本。

相关文章

  • 《兰亭序》真迹究竟在何处?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界将其奉为极品。这幅作品,据说是王羲之酒后挥笔一气呵成。以后王羲之虽然又...

  • 笔法精微,与古为新——著名书法家骆飚再临《兰亭序》赏析

    笔法精微,与古为新——著名书法家骆飚再临《兰亭序》赏析 兰亭序真迹无存,亏有冯承素神笔,传下神龙珍本,成为后世可揣...

  • 刘白的每日书001·写大字001

    最近凑单入手兰亭序三种,得闲坐下时观摩了三个晚上才想起来读一下序言,方才知道世人追逐这么久了的兰亭序,真迹竟从未得...

  • 旧短诗

    以前写的,大家都来点评点评(•̀⌄•́) 《咏叹》 浮云遍野终日白,青烟散尽究可哀。 红兰亭序...

  • 日常琐记

    上午临摹《兰亭序》,全文342字,不是临真迹,而是临启功的。因为我喜欢启功临的这个版本,非常清丽雅致,以行入楷,点...

  • 《兰亭序》的真迹在哪里

    在读《唐太宗李世民》时,书中有写唐太宗特别喜欢王曦之的书法,喜欢到啥程度了呢?为了时时能看到王曦之的书法,他到处收...

  • 围棋告家长书

    唐朝时,何延之在其《兰亭记》一文中,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搜寻王羲之《兰亭序》书法真迹的过程,其中写到辩才和尚时,何延...

  • 王羲之在《兰亭叙》中的悲情

    《兰亭叙》不仅书法美妙,而且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为历代人传诵。相传唐太宗爱不释手,以致《兰亭序》真迹成了他的随葬...

  • 想用《兰亭序》陪葬,唐太宗是怎么哀求儿子的?

    不管后世有多少种说法和猜测,唐以后就没有人再见过《兰亭序》的真迹,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么,唐太宗因为极仰慕王羲之的...

  • 郭沫若:《兰亭序》从文章到书法都是假的!

    《兰亭序》自唐代以来,一直是被作为王羲之的传世真迹而受到世代供奉的。虽然关于他的种种传说神乎其神,轶闻轶事不断出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兰亭序》真迹究竟在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ch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