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期待周末,因为可以去喜欢的书店待上一整天,带上孩子们,沉浸书海,遨游在这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是欢快而满足的。
是早起,让我的生活井然有序,能兼顾二娃,家庭,工作和兴趣爱好,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自在且开心。周六的清晨5:30准时醒来,看书,完成日更文章,做早餐,简单收拾,送哥哥去地铁站,交代他中午回家吃饭后直接来书店找我们,然后载弟弟一起来书店,开启美好的一天。
是阅读,让我深刻体会榜样的力量,养育孩子,行大于言,我做你看,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慢慢成为一起做,越来越靠近你,亲子关系好了,很多事就顺了。少了唠叨,自然就少了叛逆。
优化环境,场域的重要性,环境是塑造人类行为的无形之手,在哪里,置身于何种环境尤其重要。在书店,图书馆孩子们会自然低声说话,在黑暗的街道会不自觉提高警惕,在游乐场里会尽情玩耍,每个习惯都是由提示引发的,情境、环境都是鲜明的提示。
想要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养成与那人“身份”相匹配的良好习惯,最好的途径:让良好习惯的提示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显而易见。比如:想要孩子身心健康,热爱阅读和运动。那就经常带他们去图书馆,书店,约上好友去徒步,爬山,打球,餐桌上有营养均衡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早睡早起等等。
让习惯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围布置大量的触发物,比如:家里有随处可见的书籍,定期买新书,带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电视平时拔掉电源罩起来,固定每周六晚为家庭“Movie time”,既能享受亲子时光,又能放松,满满仪式感,其他时间压根不会想起要开电视。家里有只看书的阅读椅,学习写作业的书桌,只写文章的电脑,放松的沙发,专门睡觉的床,21:30定时关灯等等,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专属功能,容易让我们快速进入状态,好习惯的提示一直在眼前晃,自然而然做出正确的决定。
自律的最佳途径,是创造一个有纪律的环境,让好习惯内化成自动模式。让坏习惯避免接触引起它的提示。不在学习桌上放杂物和零食,影响专注力,工作的时间,把手机放在抽屉或隔壁房间,看不见,不被提示,就不会去想,慢慢能进入心流专注的的状态。突然想起多年前买房的一个经历,有套房子户型、位置、价格都很合适,但最终因为孩子回家要路过一个麻将店,让我很不舒服,果断放弃,这个决定一度让老公不解了很多年。现在豁然开朗了,原来在多年前我的潜意识里就明白了环境的影响力,为了不让孩子从小接触到一些不好的事物,宁愿因为一个看似跟房子毫无关系的原因放弃了一套好房子。
以上关于环境和习惯的关系启发,来自于今天的阅读《掌控习惯》,这本书验证了我的想法和潜意识的选择。感恩,遇见,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感恩今天,看了喜欢的书籍,品尝了书店新品燕麦咖啡,口感真不错,陪伴了孩子们,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