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述而篇(16)|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与取财有道

《论语》述而篇(16)|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与取财有道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5-03-06 03:47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到的财富与地位,对我来说,就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解读]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用。疏食,即粗粮。饭疏食就是吃粗粮的意思。

曲肱(gōng):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安贫并不等于乐贫,如果有机会发财致富,当然也不必拒绝反对。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只要是符合道义的钱财,君子也可以争取获得。对于不义之财,则应该视之如浮云。

我们要用仁义道德建立人格,仁德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同情和乐于助人的心态。

一个拥有仁德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稳定。人们的相互关爱和道德高尚,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读后启示]

知足常乐本是人间常态,富贵荣华有如过眼烟云,真正达观的态度应以安贫乐道,居安思危。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

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是知足常乐,他就能获得一切幸福。

一个人感到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世间的富贵荣华,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繁忙和纷扰,不妨放下心中的纷至沓来。珍惜每一个当下,学会在简中取乐。

世俗的追求往往是无休无止的,与其陷入劳累与烦忧,不如适时地停下追逐的脚步,让自己在花前月下尽情高歌,在朋友家人间畅饮欢乐。

人穷志不穷,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情绪不因环境的优劣而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外部的物质和自身的成败,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安贫乐道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也能保持心灵的安宁详和,追求精神世界的蜕变升华。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在处于安全环境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能够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而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生命中的美好,在于懂得适时放下追逐,品味眼前的美景与欢乐。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心灵的满足与宁静。学会在平凡中发现幸福,在简单中享受生活。

相关文章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27∽7.29day94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用...

  • 泰伯让王的故事——论语贯通117

    今天进入《泰伯》篇的讨论,这是《论语》的第8篇。1-6篇讲的是孔子为学与为政的思想,第7篇《述而》通过孔子的言行与...

  • 不做“教书匠”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三篇。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可以说是孔子的人生自述,孔...

  • 不做单纯的“教书匠”

    《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三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可以说是孔子的人生自述,孔子一生致力于学习,...

  • 五十岁是个什么样的年纪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16》)翻译成白话是,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述而16

    7.16 子曰:“加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白话 夫子说:“如果老天再给我数年时间,让我用来学《易》,...

  • 论语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多记录孔子之志行。提出...

  • 述而不作,去粗取精

    ——《述而篇第七》 《述而篇》共三十八章,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我们可以把这一篇看作孔子...

  • 《论语•述而篇》|| 孔子四忧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意:孔子说:“不去修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

  • 《论语》日日谈 第98期

    《论语》日日谈 第98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一章 【原文】 陈司败问①:“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篇(16)|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与取财有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nl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