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床上一瓶打的化疗药是环磷酰胺,已冲过管,下一瓶要接的化疗药是VP16。我从配药室拿着装在避光袋的VP16就去了病房,我记得这还是收完药,我套上去的袋子。机械地对病人家长对名字和住院号,然后接着插瓶排莫式滴管下面的气体,就在我用手指挤压莫式滴管时,我突然意识到要用避光输液器。然后我转回配药室去拿,拿到病房门口发现避光输液器只有一个插头,那么我就要先用盐水排管路气体,再接VP16,理论上是这样。但我还是犹豫不决,去问了老师。
老师,开口就是一顿责怪的逼问,然后让我去接另一床的药水,她去处理28床。
对于此事及老师的批评,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化疗药仅限于熟悉,并没有掌握,还不能把它完全地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关于实践操作,我只希望老师能给我们这些实习生一些放手不放眼的机会。“熟能生巧”不是一个我们用来自我安慰的话,但是我们做的这种操作少,熟已成问题何谈巧?
每次,做错一件事情,老师常问的两句话就是“你带教老师是谁?”“你来我们科室多久了?”。难道,你没有带过我吗?难道一个带教老师能预知我所有的犯错点,提前提醒我不要犯错。我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带教老师又怎能保证?时间,只是一个计量单位,它不能保证我在科室待的久学的就多。老师们也得给我们机会去做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只问我们几床几点的血压测了吗?
拿着装有避光输液袋的VP16没有,立马想到它还需要避光输液器,是我的过错,错在没能把理论知识,熟练地转化在操作上;错在无知地自以为是;错在操作前没有问清楚老师。
空闲时间多翻笔记复习,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把它运用在实践操作中。操作前把自己准备如何做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说可以那么做,再去做。减少临床操作的错误率,不仅自己学到知识,也让带教老师和家长们对我们更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