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时间记录营
今日主题:2-5柳翁的时间记录&目标
学习日期:2020年4月27日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1)柳翁二十多岁刚从事学术工作时,就明确知道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而且至死不渝。柳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工作的进展,推翻和调整自己的计划。
我们每个人想要的很多,但是时间那么少。以事业为例,虽然一般60岁退休,但奋斗拼搏的时间一般到50岁。想想你现在几岁,到50岁还有多少年,你想如何利用这些年呢?
(2)时间统计法的本质
毛时间=纯时间+工作中的间歇
纯时间:柳翁认为一天78小时的纯时间就非常高了。高度专业的小提琴家一天高度专注的时间在34小时。
纯时间中减去事物型工作任务,又有多少有产出的、高度专注的任务呢?
(3)通过多年的时间记录,我们能收获些什么呢?体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更能感知时间。
时间很少,时间很宝贵,时间很特殊,但是,我们都可以跟时间做朋友。
2.[分享]我在目标&时间上的亮点:
会设定月目标和周目标,明确知道这一个月、这一周我有哪几个重点目标,有哪些其他目标,知道我想获得什么成果。学习方面主要跟崔律的微课有关;工作方面围绕基本的教学。每周、每月的目标达成率很高,投入的时间也多。
3.[检视]我在目标&时间上的不足:
(1)目标:我还不知道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但当我知道生命平衡轮时,我很喜欢这个,希望自己能在各领域都有发展,都有时间投入,而不是像学生时代只有学习。之前列过人生关键词,是多领域人生+多渠道收入+工作即学习。也许正是因为不像柳翁那样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经常觉得自己随波逐流,经常出现迷茫的感觉,也因此为浪费很多时间在看网络小说上。喜欢看小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用看小说来填满自己的空闲时间,偶尔也有逃避现实、逃避思考的想法。
(2)时间:对时间的感知不够敏感。不管是夜间的大睡,还是日间的小睡,仍然需要闹钟来叫醒自己。
4.[行动]我今天的刻意实践:
本周会制定5月目标。
5.[思考]我的疑问:
事物型工作任务属于纯时间,还是工作中的间歇呢?
6.[其他]想说的话:
发现自己在听这种类似人物传记的课程内容的时候,仍然会不知道该记录什么,不知道如何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