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号是元宵节,提前一个月安排好的活动,错开了春节,却没料到还是碰上了元宵节。报名的6个人,提前两天在群里通知的时候,开始有人退出,本以为会黄,却又发现也开始有人重新加入,然后两天之内走走来来,到最后报名的是5个人,还是要如期举行。但是当我到达时,有一个友友说她那边还没有结束(估计是工作),实在不行让她取消报名了。另外一个男生没有回复。所以只剩下三个人。
三个女生,她们两个都是第一次参加,而且昨天在群里聊了同样的话题和爱好。一个友友安慰我说即使我们两个也是可以的,感觉一下子不那么慌了。
我们的流程是先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是对书籍的分享,和对书中不认同的观点,最后是自由讨论。
先做了自我介绍。
A是在北京工作才转回来,她以前参加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会。剧本博主组织的,跟我们的性质差不多,圈子可能不太相同。她自己也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人,所以选择继续找同样类型的组织。她分享了职场的困惑,想离职,想了结一下终身大事。
B是之前自己创业,从16年到22年,她自己开公司,做团队,做得有声有色。逸情影响了她的业务,23年开始她停了下来,不喜欢抖因的她偶然发现上面有分享知识的很厉害的博主,开始关注,然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做读书博主,(她外在的条件确实挺好,人很娇美,精致美女),挺成功,积累了很多粉丝,又考取了心理师证,现在拿自己的一间房子做了咨询室,也不单单是心理咨询,还有情感咨询之类的,范围比较广。也做的挺成功的,还分享了好多她接的案例。
其实关于这本书的话,我们分享的并不是太多。因为对我来说这本书专业术语太强,我是奔着向报名的人学习的心理参加的,想知道大家怎么看这样的书。B说确实是比较适合她们这一类研究心理学的人去学习的书籍,比较深奥,但确实能在行动上帮助她们去给咨询者解决实际的问题。
我不知道B到底看完没,一说到书她只提一个概括就说到别的方面了。反正A说她没看完,但是她挺有兴趣的。我是大致翻下来了,不过这种创伤性的比较严重的精神方面的事件我没接触到,也没听说过,感觉是极端的那种概率特别小的案例,所以对我来说其实触动不是很大。
所以我们的重点好像不是聊书,更多地聊了一个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周易。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