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利姆的人生就像虫子。
社会里的寄生虫。
这是他自己的形容。

在《何以为家》的整部影片中,似乎也很少看见他为这个家过的更好而去做的一些努力。
努力,好像全都放在生孩子上了吧。
虽然他也说,孩子快压折了他的腰,但还是在不停的有了孩子。
塞利姆是社会的底层,好像还很“心甘情愿”的认可他的底层生活。
(加视频)
遇到问题最多的辩解就是:
这、怎么能是我的错呢?
不能把错赖在我们身上。
我没有办法。
我什么也做不了。

对于塞利姆来说,他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他是这样长大的,面对社会,面对环境,面对压力,他无能为力。他认为他做不好,是因为他没得选。
他说:“我要是有选择的余地,我比你们做的还漂亮!”
如果有了选择,是真的会做的更漂亮吗?
是真的只能逆来顺受,没得选么?

恐怕不见得吧。
因为他是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
当一个人感到他价值很低的时候,他总是觉得自己会受骗,会被人羞辱和鄙视,正是这样他会把自己推向受害者的深渊。这类人会在心里设道高墙,把自己隐藏起来,然后通过否定周围的一切来寻求自我保护。
所以,他并不是没得选,而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不值得选。
是的,这是他从小学到的,他就是这么长大的。说不定,他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过的。
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推责给原生家庭,似乎不如意的现实生活“能”过下去了。
可——真的要这么过么?
萨提亚说:
父母遗传给我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笔财富做出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并因此而使我们有了不同的人生。
是的,这不是一个死循环,这不是只能闭眼被随波逐流等着沉溺的无力之举。而是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学习一些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萨提亚说:
低自我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得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东西,而是通过学习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取而代之。在人生中任何阶段,我们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因为你总能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你的生活总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学习萨提亚,就是为了改变,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和更多的选择。放下曾经对自己的否定和限制。因为我们的成长不光对自己重要,对我们的孩子也很重要。
因为自信的父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自信的父母会导致家庭问题。
因为家庭系统的演变是基于家庭中最为基本的结构:父母。
我们希望孩子正直、诚实、责任感、同情心、博爱和能力出众,是一个高自尊的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在该做决定时足够果断,相信自身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可以自我欣赏的同时,也可以看见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人的价值,在人与人之间播撒信任和爱的种子。不需要用规则来对抗感受,不用根据感觉来做事。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用智慧指引行为。
萨提亚说:
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仍是可能的。即使外在不能改变,我们依然能够学会有意识地负起责任并决定内在活着的状态。
这是可以实现的。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