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进退的智慧

作者: 玩命十一郎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1:50 被阅读1次

我的一个客户对我说:我这人做事情,有个习惯,就是凡是退三步,三步以后就看你的了。

我觉得挺有意思,便问他:什么叫退三步呢?

老板说:

第一步,你们要我自己花钱装门头,我做门店这么多年,还没有自己掏过钱装门头,但是看好你们这个事情,这是我退的第一步。

第二步,员工的统一服装,我也要自己买,这个我也退步了,你也知道,这个行业都是送的。

第三步:你们搞了一个价格超级低的活动,完全打乱了我们的价格体系,我还是跟了,而且是自己花钱跟的,这是我退的第三步。

那么下面就看你们的了,总之我是不会再退第四步了,这就是我的原则。

心里暗暗给这个老板竖大拇指。

因为突然发现我本来是甲方的,现在却变成了乙方;

他本来是乙方的,现在却变成了甲方;

这不就是典型的格局逆袭吗?

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大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三步岂不是要古树开花了。

有一个典故叫“退避三舍“,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前655年,晋国宫廷政变,太子申被杀,他的弟弟重耳被迫逃离晋国,经过18年的流亡,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预见到重耳有可能回国获得王位,他从楚、晋两国的长远关系考虑,对重耳热情接待。

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如能返回晋国执政,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如果托君王的福,我得以返回晋国获得王位,一定不忘君王的恩德,假如将来晋、楚两国发生冲突,我将退避三舍。”

第二年,流亡了19年的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他一心一意治理国家,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后来,晋楚两国果然在中原交战。楚国将领子玉,骄傲自负,率领楚军气势汹汹地向晋军扑来。晋文公下令晋军后退三次,每次30里,退了90里,以实现自己的诺言。楚国错误地认为晋国撤退是害怕楚军,于是,前进了90里,晋、楚两军在城濮会战,楚军大败。

晋国的“退避三舍”,一为信守诺言,二为麻痹楚军,诱敌深入,“退”实则为“进”,赢得了胜利。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主动退让、回避,以免冲突。“退”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不退则进,不进则退。

你进了对方就得退,你退了对方就得进,在生意场上还是人和人的交往中,看似退的一方站被动地位,但是一旦退了几步后,反而就倒过来了,退反而成了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手段。

我退,你进,然后,你是强弩之末,还是厚积薄发,真的就看真本事了。

进将有为,退必自修,做人一定要知进退。

相关文章

  • 浅谈进退的智慧

    我的一个客户对我说:我这人做事情,有个习惯,就是凡是退三步,三步以后就看你的了。 我觉得挺有意思,便问他:什么叫退...

  • 浅谈•进退

    ————疾風勁草最相知,長空皓月總相宜。陰雨狂呼黑雲後,湍河狩漁當勇退。 盲從盲動競爭攀, 人生人逝步百年。 胡徵...

  • 浅谈“智慧”

    我们知道的是很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远远比知道的多。 知识如果不能升华为智慧,就会变成教条和恐惧,变成无知和贪婪。 ...

  • 读书笔记《冯唐成事心法》(39)

    1.立德是智慧、慈悲、美感。 智慧是三观、方法论、进退的分寸,包括对灵、肉,以及情绪的管理,等等。 ...

  • 邓田波八字命理班招生启事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智慧,可卜吉凶,决疑难,知进退,断风水,明祸福。八字命理正是这种智慧的集...

  • 小张侃易2019己亥年八字命理班招生启事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智慧,可卜吉凶,决疑难,知进退,断风水,明祸福。八字命理正是这种智慧的集...

  • 2022-03-17中原焦点团队Sunny持续分享第217天

    继续读《冯唐成事心法》,说到立德,是智慧,慈悲,美感。智慧是三观,方法论,进退的分寸,包括对灵肉以及情绪的管理;慈...

  • 浅谈“三”的智慧.

    小时候我常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

  • 浅谈人生的智慧

    01 要学会打破限制,更要懂得自我设限 有本书叫做《少做一点不会死》,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琐事如细胞再生般循环往复,...

  •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物的智慧是如何取得的 人的智慧大就是人的神性一面的展现。 “孙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进退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xf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