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从家乡过去哈尔滨“小醒狮”们,想起了去年《狂飙》凭一剧之力,把家乡的旅游业拉了起来。
自此之后,就有不少剧组都过来取景,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最近大家的围观点,都在各处偶遇着,已经在这里拍了一个月的据说叫《棋士》的剧组,焦点人物是演员王宝强先生。
从各种路透视频来看,大概的时间背景应该是90年代,取景的地方基本没有太多改动。
如果不添加后期特效处理的话,估计基本上电影里呈现的“过去年代”的样子,就是我们小城镇当下真实的样子。
有一点矛盾的感觉,浮上心头。
城市发展,都希望更现代化,更时尚化,更能与大城市或国际接轨。
但是,这就不免要抹去一些旧影子,来成就新面貌。
正如在狂飙里看到的那些骑楼,小时候真的很多,我们这儿的步行街两边曾都是这样的骑楼。据说那里以前都是有钱人家住的,一楼开门做生意,楼上两三层用来居住。
可就是为了建这条步行街,把一边的一些骑楼拆了,另一边的就“翻新”——青砖外墙涂上童话颜色颜料,花窗也换成了现代形式的窗。
那时候小,觉得这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就是一种城市向前发展了的标志,特别高兴地期待着家乡发展成电视里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模样。
而现在,我的想法已截然相反,像别人那样,不如像自己这样。
在天津的时候,特别喜欢在路上漫无目的地闲走。很多街区一路走过来,都是挂着多少级文物的牌子。
有五大道、解放北那种租界特色鲜明的建筑,也有尚有普通人家居住的小楼房。
它们都是从历史走过来的“老物件”,受到不同等级的保护,但连挂着一般等级的普通人家小楼房,看上去有点破旧的小楼房,也没有被城市发展的进程,抹去原来的样子,换上新式的装扮。
正如文物的保护讲究的“修旧如旧”一样,我也特别希望,家乡的那些剩余还没被关注到的“老物件”,也可以修旧如旧,不被所谓的政绩过多干预。
台山和新会,都是以前的五邑之一,都是有名的侨乡,如今同归属江门。
两个城市离得很近,我们也经常到台山去玩。每一次都会感叹,台山虽然城市看上去很旧,尤其中心地带的路还是那么窄,但这个城市把侨乡的历史“老物件”的原貌,保护得很好。
因此,“老物件”结合着大海、海岛和美食,这座城市的旅游气息,非常吸引周边城市的人们过来休闲度假。
我是在台山才真正了解江宁铁路,而作为这条铁路沿线上不可或缺的一段的家乡,却几乎没有与此相关的“旅游内容”。
一时感触良多,发了两句牢骚。
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这里有陈皮、有南宋最后的陨落之地,有各种影视打卡点。
掰过来了,录音去了,今夜适合不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