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头马群里看到过李俊洁律师发的朋友圈,一篇演讲稿经过了数十次修改,练习了几百次,终于成就了台上7分钟的冠军之路。
于是这周我的演讲内容和上周一样,还是《人生三链》。

在菁菁的提醒、指导下,我在文章开头加入了与观众的互动环节:
大家都有过财富梦吧?我想问的是,如果你买彩票中了头奖,比如1个亿,你会怎么做?
这个互动明显引发了观众的参与感,本来后面接着有个小玩笑的,然而悲催的是,我在此时神奇地忘词了。
我想过中间忘词,结尾忘词,单单没有想过一开始就忘词。
大家看出了我的尴尬,给予我鼓励的掌声,我才慢慢从当头闷棍中苏醒过来,接着讲了下去。
这个演讲内容,上周我练习了30次,这周又练习了25次,而且是第二次上台,按道理来说内容应该滚瓜烂熟了,并且完全不应该因为紧张而忘词。
事后我收到了各位小伙伴善意的“飞刀”。
二小认为我缺乏主场感,没有树立演讲的目标。他提到,如果我想成为像罗胖、樊登一样的知识分享者,是否可以学习他们,大胆上台,坚持做好自己?
菁菁认为或许是前面出错耽误了时间,后面为抢时间,放弃了声音的起伏变化。同时嗓门不大,情绪不饱满是个问题。
建豪提到最近自己上台非常自信,这源自于上周单位的演讲比赛,他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他展示了自己平复心情、保持信心的一个手势。
还有慢点儿,他认为是我上台不够,觉得不要急。他认为我可以从心理层面分析自己,是不是有某种经历压抑了自己演讲的欲望、压抑了自己讲话的音量?
真是要感谢这些小伙伴啊,没有大家的“飞刀”,哪里会有名扬天下的“小李”?

正如菁菁帮我总结的那样,这次演讲的内容更有吸引力,结构也更加丰满立体。其实我是在进步,只是觉得进步的速度没有达到自己的想象而已。
这也印证了文章开头,今年头马中文演讲冠军李俊洁的刻意练习之路,他可是十易其稿、数百训练、五上讲台才有所成就的啊。
对于同一篇稿子,第一二次演讲,估计我们会更专注于内容,包括是否记得准确,用词是否恰当,故事用得是否合理?第三四次开始,我们或许才会关注演讲之外的东西,包括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把控观众的思维与情绪?如何让大家更容易接收到演讲里传递的价值?
复盘结束,夜已深深。最后,简单说一下演讲现场的状况吧。就在昨天,当喝彩词被定为“骚气”二字以后,整个锦英群里都透露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今晚的现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艳飞将本次活动在网上进行直播,骚!
主持沈洁粉色T恤加绿色风衣,骚骚!
点评人二小夸张的表情及肢体动作,骚骚骚!
总评官慢点更是过分,直接说今晚讲得过瘾、玩得很嗨,大伙儿由暗骚变明骚,由一个人的独骚骚变成一群人的众骚骚。

这就是头马,这就是锦英!我们活生生把苦逼的周一演讲,变成了骚气扑鼻、宛如打了鸡血的演讲狂欢。我们将一个人的自虐,转化成一个团队的自律。
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独骚骚不如众骚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