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事情都是一体两面或者多面的。 工作本身也是, 就我来说带给我成就感和价值感,是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本原因。 但工作也绑住你的腿在办公桌前, 时间精力和日常作息都围绕工作展开。特别是有些人的精力都在单位上的人际关系,升迁因素上,一整天的传递八卦,情绪情感都围绕着工作的位置的高低,收益的多少。争个先进争个老板重视等利益和虚名,争个可以傲视他人。
然后退休后的日子也是随波逐流。退休既不是主动规划, 也不是主动选择, 仅仅是从前的重复,不过是没上班而已。需要带孙辈就带,需要陪长辈就陪长辈。其他人和事没啥需要就刷短视频,看朋友圈,去旅游打卡,聚会唱K。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能有这样的平静安宁也惜福。
不过我也看到很多不同的做法也反省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技能不足。
有个刚满50岁的软件工程师,在3年前就开始为退休做准备。 财务上规划和调整, 目的为了规避风险,能让自己有应对大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更重要一家三口生存发展的需求。不考虑退休后工作收入,但为自己兴趣和爱好找到合适的出口。 退休后虽然衣食无忧了,他的各项财务被动收入可以覆盖生活需求后, 他还想找到让他感兴趣和吸引他持续做的事情。这里加上一点他生活的简单经历,学无线电工程的博士,一直在一家外国企业做软件工程师,前20年是在这家公司在沪的分公司工作,6年前全家移民去美国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
他想到他们公司有关退休的规则,想利用规则提前退休,开始自己再次移居另一个城市的退休生活, 也就是5年准备,生活一段时间再看自己有啥新愿望新情况再做调整的模式。 去年是他离开上海5年, 他们全家回上海, 我看到他内心的一个俯瞰视角谈到他生活过的两个城市, 感受到中国生活的便利,也感受到他自己获得了一个俯瞰视角看不同城市。 当然我看过很多他的视频,谈到不同美国城市,可以看到他对美国也有这种俯瞰视角,客观中立理性的看不同城市的位置、文化、生活成本、人口、历史、气候、科技等各方面的优劣, 也看到他对在美生活工作和养育儿子的感受描述。
还有一个美兔子,她三个孩子, 今年她大女儿要上大学了。 目前收到的美本offer有几家,英本的conditional offer也有几个,她们两口子的想法是等offer都来齐了再选, 他们夫妻俩更倾向综合性大学的美本里的商科,因为她大女儿性格开朗温和乖巧,文化成绩中上,有品味会打扮,喜欢运动,中学在英国读的。但她大女儿也收到了EHL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邀请去校园参观,小女孩么,就觉得洛桑就是梦中情校,要求父母交留位费。说起来洛桑的确是酒店管理的全球金字招牌,不知道他们两代人之间会做怎样的说服和选择。
他们一家生活工作在香港,她老公是博士, 她自己是本科,老二老三在港读书。老二从小是学霸,体育健将,爱好打篮球和赛车,钢琴小提琴也很强,但老二性格挺强硬的。明年老二也就开始申请高校了, 肯定有把握去个好大学。 老三还小, 是男孩, 他们在养育过程中强调的老三要性格好,有责任感,人群中好相处,外出时候在体力活上能照顾两姐姐。在网上显露出来的生活不一定就是生活的全部,但这几年看她在养育过程中的做法,对不同孩子的态度,养育中传递的价值观也让我受益匪浅呢。她家老大的养育就是玩过见过学过,文化学习虽然比不上老二,但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也不一定就比不上。
以上美兔夫妇,那个软件工程师,都是50左右的人, 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能力都让我看到不同的活法,看到人的核心竞争力和日常要坚持的事情, 看到自己的缺失和浪费过的时间。 也看到其实很多相类似的情况身边有些人的处理, 也让我反思什么叫家庭教育。
比如说女孩子爱打扮,很多家长就会说你不好好学习,打扮有啥用。很多女生的家长自己不打扮也不准孩子打扮, 实际上是自己在审美上的缺乏品味,或者经济情况不允许,反而给爱打扮一个罪名,划线不准。美兔是每年都带孩子出去旅游,滑雪打篮球, 没错,特意去日本滑雪,去美国打篮球去。最重要的是美兔两口子也是努力工作, 能成为孩子们的依靠和榜样。态度上也是从孩子的未来出发去做要求, 而不仅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喜好去对待孩子。
感恩网络时代,让我看到真实的不同的人的生活和选择,启发我看到生活的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人的道路,早已不再仅仅是上学工作退休一条路, 多元化多样化就和这个世界一样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