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

作者: 夔恰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5:40 被阅读0次

之所以称为浅谈,是因为本人对红学涉猎不精。接触到红学这个词,还是高中的语文试卷上,人物传记分析题里,一位大师研究红学几十年,惭愧的是,我早已不记得他的名字。

但是对于这件事还是很有印象,当时便觉得,一个人在现在社会里,还会几十年深入研究红楼梦,不由得产生敬佩。

红楼梦人物关系网很广泛,贾史王薛四大姓氏交织着,我只是把红楼梦当做小说来看了。深入其中后也会着迷,每一回的内容都可以延伸出许多篇章,每一个人物也可以透视人性。

就譬如一坛酿造的陈酒,百读不厌。当然,这只是针对喜欢红学的人而言。网络文学在今天很广泛,人们按照各自喜好所选没有什么不可。

看过一句话,名著之所以称为名著,是因为其有不朽的灵魂。

好书的好,在于冲击人的思想,给人渗透之感,而非片刻的洗脑。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浮躁,碎片化的阅读鱼龙混杂,但我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真正喜欢阅读,喜爱文学。在诉说着生活浮躁时,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罢了。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精神上的充实,怡然自乐的是读者自身。以此篇揭开我码出红楼的篇章,或讲述,或深入,或不知所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里处处是诗,句句可以考究。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著,高鹗续写完成的红楼梦,后世人研究者颇多,解不出原味,感受其内容也是不错的。

《红楼梦》这本书我是在高中才看完第一遍的,后来也看了87版的电视剧红楼,确实很经典。没有看过这本书的话,很难看懂故事的推进,以及人物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新版红楼梦呈现出来的是一部电视剧,87版红楼演绎的是这本书。

简单来说,新版就是一部剧,很容易看出来完整的故事情节,从始到末。87版刻画的详细,正如这本著作,可以百次考究,反复研磨。

读一本书,人物形象在脑海里已经成型了,87版已是活灵活现了。我只想随心的敲出来自己想表达的红楼,或多或少,或稚嫩,或不合逻辑。

暂且言尽于此,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推送。

红学之深邃,深入其中,品其精华,方可怡然自得。

相关文章

  • 简说红楼宝黛钗与现实人际关系

    红楼有感1: 《红楼梦》大家都不陌生,上学时老师基本都要求读过。 都说红楼讲的是人性,我也来浅谈一下自己的拙...

  • 红楼浅谈

    看完,余音绕梁。 单单曹老的剧本缺失,就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后半高鹗写得稍微有点不平滑,但也起码让故事有个结局。 满...

  • 浅谈红楼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姓名 :张洁 联系...

  • 浅谈《红楼》

    30岁以后,发现纵使几番随波逐流的折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也就不压抑天性了。反正是自己的日子,不跳出舒适区,做...

  • 浅谈红楼

    一个人轻快地从小径上驶过,无意间听到两个女生不亦乐乎地讲红楼梦,我不禁放慢脚步,曾经,我也是一个红楼爱好者。细细回...

  • 浅谈红楼

    之所以称为浅谈,是因为本人对红学涉猎不精。接触到红学这个词,还是高中的语文试卷上,人物传记分析题里,一位大师研究红...

  • 红楼浅谈

    多次读红楼,都以放弃结尾,直到2020年3月份才真正完整的读过一遍。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是的红楼这...

  • 红楼浅谈

    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魏婷婷 记得初次看红楼时方才念小学,接触到的是87版红楼电视剧,当时尚且年...

  • 2019-10-18

    浅谈《红楼梦》对歇后语的运用及意义 一入红楼深似海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白...

  • 红楼三问

    《红楼梦》成书已经三百余年,喜爱的读者不少,但读者的困惑也不少,今天浅谈其三点: 1、《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有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smcktx.html